產品列表PRODUCTS LIST
1.電力錄波儀概述
錄波儀是集成了電氣試驗₪│₪◕、故障錄波₪│₪◕、綜合電力監測功能的行動式儀器▩₪▩₪▩,採用一體機結構▩₪▩₪▩,內建高效能的處理₪│₪◕、採集₪│₪◕、運算和通訊元件▩₪▩₪▩,實現了先進的資料處理能力▩₪▩₪▩,可用於電力系統各個環節的穩態測量和暫態記錄分析✘•☁。
錄波儀配置了多種模擬通道▩₪▩₪▩,全部採用電氣隔離技術▩₪▩₪▩,隔離耐壓達DC3000V;模擬通道型別包括交流電壓₪│₪◕、交流電流₪│₪◕、直流電壓₪│₪◕、直流電流₪│₪◕、轉速訊號等▩₪▩₪▩,覆蓋了電力系統各個環節的電氣訊號型別✘•☁。開關輸入訊號型別包括有源₪│₪◕、無源兩種✘•☁。開關輸出訊號為繼電器節點✘•☁。
錄波儀具備功能完備的整合軟體▩₪▩₪▩,包括了錄波₪│₪◕、試驗₪│₪◕、監測₪│₪◕、長時記錄等功能✘•☁。配套提供的遠端機(上位機)軟體可透過區域網與錄波儀連線▩₪▩₪▩,實現裝置的遠端操作✘•☁。
錄波儀主要功能包括₪₪:
實時監測₪₪:錄波儀接入了16路模擬量₪│₪◕、16路開關量✘•☁。實時顯示波形₪│₪◕、諧波₪│₪◕、向量圖▩₪▩₪▩,並實時計算模擬量有效值₪│₪◕、派生量(頻率₪│₪◕、有功₪│₪◕、無功₪│₪◕、功角₪│₪◕、零序₪│₪◕、負序等)✘•☁。
發電機電氣試驗₪₪:多種發電機特性測試試驗專案▩₪▩₪▩,包括髮電機空載試驗₪│₪◕、短路試驗₪│₪◕、頻率特性₪│₪◕、進相試驗₪│₪◕、甩負荷試驗₪│₪◕、轉子交流阻抗₪│₪◕、同期裝置校驗等▩₪▩₪▩,以及勵磁調解器的各項試驗▩₪▩₪▩,例如階躍試驗₪│₪◕、滅磁試驗₪│₪◕、零起升壓試驗等✘•☁。
故障錄波₪₪:具備完整的故障錄波器功能▩₪▩₪▩,按預定義的故障判據監測實時訊號▩₪▩₪▩,在符合判據時啟動波形錄製✘•☁。可在電力系統發生故障時▩₪▩₪▩,自動準確地記錄故障前₪│₪◕、後過程的各種電氣量的變化過程✘•☁。
長時錄波₪₪:長時間連續記錄模擬量的波形和有效值₪│₪◕、開關量狀態✘•☁。可記錄31天▩₪▩₪▩,可選取樣頻率為10kHz✘•☁。
2.電力錄波儀引數規格
2.1 常規引數
表2.1 常規引數
硬體配置 | |
顯示屏 | 15.6" LCD;解析度₪₪:1366×768 |
儲存 | 硬碟120GB▩₪▩₪▩,記憶體4GB |
通訊介面 | 網路₪₪:1個10/100Mbps 802.3u介面₪│₪◕、2個USB介面 |
通道數 | |
模擬量 | 16路 |
開關量 | 16路 |
派生量 | 24路 |
輸入通道 | |
同步取樣頻率 | 10K/s,20K/s,50K/s,100K/s可選 |
安全性 | 電氣隔離耐壓3000VDC |
工作電源 | |
交流電源 | 額定電壓₪₪:單相220V▩₪▩₪▩,50Hz,允許偏差-15%~+15% |
直流電源 | 額定電壓₪₪:220V▩₪▩₪▩,允許偏差-15%~+15% |
結構 | |
機箱尺寸(mm) | 407 (寬) ×150(高)×370(深) |
重量 | 10kg(含鋁合金包裝箱) |
環境 | |
工作溫度 | 室內使用▩₪▩₪▩,-5 ~ +45℃▩₪▩₪▩,相對溼度5 ~ 95% |
儲存環境 | 室內儲存₪₪:-5 ~ +45℃▩₪▩₪▩,溼度95rh%以下(不凝結) |
2.2 模擬通道
錄波儀裝有8個模擬訊號處理模組▩₪▩₪▩,每個模組由2路模擬通道組成✘•☁。
表2.2 模擬通道
技術指標 | ||
A/D解析度 | 16位 | |
有效值準確度 | 0.2% | |
通道型別 | ||
交流訊號 | 用RMS(均方根)演算法計算有效值 | |
直流訊號 | 用平均值演算法計算有效值 | |
轉速訊號 | 處理並提取過零點資訊▩₪▩₪▩,計算轉速₪│₪◕、功角等參量 | |
4~20mA訊號 | 用平均值演算法計算有效值 | |
測量範圍 | ||
交流電壓通道 | AC150V~AC1000V | |
交流電流通道 | 直接接入 | AC10A |
電流鉗 | AC1A~AC200A | |
直流電壓通道 | DC±100mV₪│₪◕、DC±2000V | |
直流電流通道 | 直接接入 | DC±200mA |
霍爾電流鉗 | DC±100A | |
轉速通道 | 光電感測器或渦流感測器;1:1或1:60 |
模組種類詳見“附錄A”▩₪▩₪▩,模擬通道輸入特性詳見“附錄B”✘•☁。
8個模組的通道型別₪│₪◕、測量範圍▩₪▩₪▩,可根據使用者要求調整▩₪▩₪▩,或根據使用者要求提供其他種類模組✘•☁。
2.3 派生量
錄波儀*多可設定24路派生量▩₪▩₪▩,各型別的準確度如表2.4所示✘•☁。派生量的具體型別及設定參見“6.1 參量設定-派生量”✘•☁。
表2.3 派生量
型別 | 準確度 |
頻率 | ±0.02Hz |
有功功率 | 0.5%▩₪▩₪▩,cosφ1.0~0.5 電壓>50% 電流>10% |
無功功率 | 0.5%▩₪▩₪▩,sinφ1.0~0.5 電壓>50% 電流>10% |
兩向量差▩₪▩₪▩,兩向量和▩₪▩₪▩,交流阻抗 | 0.5% |
功率因數▩₪▩₪▩,正序▩₪▩₪▩,負序▩₪▩₪▩,零序▩₪▩₪▩,兩相負序▩₪▩₪▩,同期壓差 | 1% |
相角差▩₪▩₪▩,實測功角▩₪▩₪▩,線路功角 | ±0.3° |
計算功角 | ±1.5° |
標量和 | 由引用參量決定 |
標量差 | 由引用參量決定 |
一次函式 | 由引用參量決定 |
2.4 開關量通道
錄波儀可接入16路開關量(有源節點外部電壓範圍參見表2.4)✘•☁。也可根據使用者要求配置有源節點的電壓範圍✘•☁。
表2.4 開關量通道
通道型別 | 技術引數 |
有源節點8路₪│₪◕、無源節點8路組合 | 有源節點接入DC24~220V |
無源節點8路₪│₪◕、有源節點4路和開出量4路 | 有源節點接入DC24~220V 開出量空節點輸出▩₪▩₪▩,AC220V/5A |
無源節點16路 | / |
2.5 轉速通道
轉速訊號通道板示意圖如圖2.5.0所示₪₪:
錄波儀可以測量3種轉速訊號(可提供DC-5~0V的偏置電壓)₪₪:
1:1訊號
即發電機轉子每旋轉一週發生一個脈衝訊號✘•☁。例如▩₪▩₪▩,在軸上刷一條反光漆▩₪▩₪▩,使用光電感測器輸出的訊號✘•☁。
此時應將面板上的撥動開關撥至1₪₪:1處▩₪▩₪▩,並透過調節偏置旋鈕▩₪▩₪▩,使得脈衝訊號基本達到正負對稱✘•☁。感測器輸出的脈衝訊號可以使用示波器觀察▩₪▩₪▩,也可以將其並聯至錄波儀的DC±300V▩₪▩₪▩,用“實時波形”功能觀察✘•☁。例如▩₪▩₪▩,觀察到脈衝訊號Vpp為1~5V▩₪▩₪▩,則應將偏置旋鈕調至-3~-2V位置▩₪▩₪▩,使得脈衝訊號產生有效的過零點✘•☁。
1₪₪:60訊號
這種訊號來自60齒的齒盤▩₪▩₪▩,發電機轉子每旋轉一週發出60個訊號✘•☁。對應的▩₪▩₪▩,使用的一般是鐵磁型別的感測器▩₪▩₪▩,發生的是正弦電壓訊號✘•☁。此時偏置旋鈕應該置於0位✘•☁。
脈衝數等於極對數
轉子上的測速齒盤的齒數與機組的極對數相同▩₪▩₪▩,這種情況一般出現在水輪機組上✘•☁。此時應將面板上的撥動開關撥至1₪₪:1處▩₪▩₪▩,並在參量配置中設定極對數▩₪▩₪▩,詳見“6.1 參量設定-模擬量”✘•☁。 偏置旋鈕應根據轉速感測器的型別和訊號的形態做具體的調節✘•☁。
使用錄波儀的“實時波形”功能觀察到的轉速通道的波形▩₪▩₪▩,不是轉速感測器輸出的原始訊號▩₪▩₪▩,而是經過錄波儀轉速通道處理後得到的鋸齒波✘•☁。如果轉速訊號正常▩₪▩₪▩,且配置正確▩₪▩₪▩,應生成穩定的鋸齒波▩₪▩₪▩,並且轉速值₪│₪◕、發電機功角值正常✘•☁。轉速訊號的Vpp高於1.0V▩₪▩₪▩,且有穩定的過零點▩₪▩₪▩,即可正常測量✘•☁。
3.電力錄波儀基本操作
3.1 安全須知
操作儀器時▩₪▩₪▩,請嚴格遵照電氣安全規範▩₪▩₪▩,並依照本說明書中關於操作規範的相關描述進行✘•☁。否則▩₪▩₪▩,可能會產生意外▩₪▩₪▩,對使用者人身或者裝置造成傷害✘•☁。
為確保人員與裝置安全▩₪▩₪▩,請注意以下安全條款₪₪:
儀器的殼體必須良好接地
切勿在爆炸性的氣體附近使用儀器
使用前▩₪▩₪▩,仔細檢查測試線纜是否有損壞的情況▩₪▩₪▩,如有請立即更換
接線前▩₪▩₪▩,檢查儀器相應通道的輸入電阻▩₪▩₪▩,應在合理範圍
不要施加超出相應通道量程的輸入電壓\電流
3.2 儀器外觀及結構
儀器外觀如圖3.2.0所示₪₪:
通道面板外觀如圖3.2.1所示₪₪:
4.電力錄波儀接線說明
4.1 接線要求
在儀器的通道面板有8個模擬量通道模組和1個開關量通道模組✘•☁。
在接入被測訊號時▩₪▩₪▩,應注意確認端子標記;接線錯誤可能損壞儀器✘•☁。接線前▩₪▩₪▩,應確認模擬通道的輸入電阻▩₪▩₪▩,請特別注意₪₪:
用萬用表電阻檔▩₪▩₪▩,檢查每個輸入通道內阻₪₪:
交流電流(AC10A) 通道▩₪▩₪▩,內阻 < 0.1Ω
交流電壓(AC150V) 通道▩₪▩₪▩,內阻 > 80kΩ
直流電壓通道▩₪▩₪▩,內阻 > 1MΩ(±2000V);內阻 > 400kΩ(±500V)
4.2 典型接線圖
4.2.1 交流電壓接線
錄波儀的交流電壓通道▩₪▩₪▩,是每路獨立的▩₪▩₪▩,即通道內部沒有連線✘•☁。根據實際需求接成星形接線或三角形接線▩₪▩₪▩,如圖4.2所示₪₪:
4.2.2毫伏量通道
此類通道的量程為DC±100mV▩₪▩₪▩,只能接入分流器輸出的毫伏電壓訊號(0~75mV)▩₪▩₪▩,如果接線錯誤▩₪▩₪▩,可能會導致該通道損壞✘•☁。
分流器輸出訊號*好使用雙絞線接入▩₪▩₪▩,至少要使用2芯遮蔽電纜✘•☁。請勿使用分離的兩根導線接入✘•☁。
5.電力錄波儀軟體簡介
錄波儀本機軟體集成了監測₪│₪◕、試驗₪│₪◕、錄波₪│₪◕、長時記錄等功能✘•☁。其中▩₪▩₪▩,監測功能包括實時波形₪│₪◕、諧波₪│₪◕、向量圖等;試驗功能涵蓋了發電機的各項啟機試驗▩₪▩₪▩,包括髮電機空載試驗₪│₪◕、短路試驗₪│₪◕、頻率特性₪│₪◕、進相試驗₪│₪◕、甩負荷試驗₪│₪◕、轉子交流阻抗₪│₪◕、同期試驗▩₪▩₪▩,以及勵磁調解器的各項試驗;錄波功能基本等同於標準的故障錄波裝置▩₪▩₪▩,按預定義的故障判據監測實時訊號▩₪▩₪▩,在符合判據時啟動波形錄製;長時記錄功能是連續長時間記錄模擬量波形和有效值₪│₪◕、開關量狀態✘•☁。
配套的遠端機(上位機)軟體與本機軟體具有基本相同的介面功能▩₪▩₪▩,可透過區域網與錄波儀連線▩₪▩₪▩,實現裝置的遠端操作✘•☁。
5.1功能
其主要功能如表5.1所列₪₪:
表5.1 主要功能
功能框 | 功能選單 | 功能說明 |
線上監測 | 實時參量 | 顯示實時模擬量有效值₪│₪◕、開關量狀態 |
實時波形 | 顯示模擬量實時波形₪│₪◕、開關量狀態 | |
向量圖 | 顯示選定交流參量的有效值和相角 | |
諧波 | 顯示選定交流參量各次諧波的含有率 | |
開啟檔案 | 開啟儲存的監測類檔案 | |
故障錄波 | 手動啟動 | 手動啟動並自動儲存一條故障記錄 |
故障設定 | 設定模擬量和開關量啟動值▩₪▩₪▩,定時啟動及錄製格式 | |
實時記錄 | 檢視本次執行軟體以來記錄的故障資料 | |
歷史記錄 | 檢視歷史故障記錄檔案 | |
電氣試驗 | 波形類試驗 | 記錄參量的瞬態波形▩₪▩₪▩,可配置有功功率等幾種派生量 |
曲線類試驗 | 記錄有效值₪│₪◕、派生量的曲線▩₪▩₪▩,每20ms一點資料 | |
複合錄波試驗 | 混合記錄參量的有效值₪│₪◕、派生量(20ms一點)和瞬態波形(系統取樣頻率) | |
特性類試驗 | Y隨X變化關係的試驗 | |
頻率特性 | 記錄參量與頻率的相關性▩₪▩₪▩,例如幅頻特性曲線 | |
進相試驗 | 包含執行極限圖和表格▩₪▩₪▩,及記錄進相過程的曲線圖 | |
同期試驗 | 以同期表的形式記錄併網時的相角₪│₪◕、頻差₪│₪◕、壓差等資訊▩₪▩₪▩,用於檢查同期迴路接線 | |
交流阻抗 | 記錄發電機轉子不同轉速下的交流阻抗值▩₪▩₪▩,可顯示阻抗-轉速₪│₪◕、損耗-轉速關係圖 | |
定子鐵心磁化 | 計算鐵心軛部質量;替代分離表計完成鐵損試驗 | |
開啟檔案 | 開啟電氣試驗資料檔案 | |
長時記錄 | 新記錄 | 設定長時記錄的引數並啟動記錄 |
記錄列表 | 查詢已記錄的長時記錄檔案 | |
輸出控制 | 開關輸出 | 手動控制開出量動作 |
引數設定 | 引數設定 | 對模擬通道₪│₪◕、派生量₪│₪◕、開關量進行全面設定 |
取樣頻率 | 根據訊號特性和試驗要求選擇取樣頻率▩₪▩₪▩,10~100kHz | |
試驗地點 | 設定當前試驗地點₪│₪◕、電站₪│₪◕、機組名稱等 | |
功角初始角 | 用於實測功角的初始角歸零 |
5.2 介面
開機後▩₪▩₪▩,自動進入監控主介面;或雙擊桌面的“MR400L”快捷方式進入;或“開始-所有程式-PDM-04”進入監控主介面▩₪▩₪▩,如圖5.2.0所示₪₪:
主介面說明₪₪:
主視窗工具條上有軟體功能面板顯示/隱藏按鈕▩₪▩₪▩,及背景色和前景色調節滑塊✘•☁。
主視窗下方的狀態條▩₪▩₪▩,如圖所示
狀態條包括以下資訊₪₪:
本機IP₪₪:當前本機的IP地址✘•☁。
試驗地點₪₪:當前本機的試驗地點(電站₪│₪◕、機組名稱等)✘•☁。
長時記錄執行狀態₪₪:交替顯示▩₪▩₪▩,正在進行長時記錄的實時錄製;
長時記錄未啟動✘•☁。
已記錄故障₪₪:已儲存到長久儲存器的故障記錄數量✘•☁。
故障記錄區狀態 ₪₪:錄波儀本地機共分配了3個故障記錄區▩₪▩₪▩,記錄區有3種狀態▩₪▩₪▩,狀態定義如下₪₪:
(黑)此記錄區當前空閒✘•☁。
(綠)此記錄區正在錄製故障記錄✘•☁。
(紅)此記錄區正在將錄製完成的記錄儲存到長久儲存器✘•☁。
通訊狀態₪₪:顯示資料包的傳送▩₪▩₪▩,交替顯示✘•☁。
取樣頻率:當前所用的取樣頻率✘•☁。
CPU₪₪:當前CPU的佔用百分率✘•☁。
實時時鐘₪₪:實時顯示錄波儀的時鐘✘•☁。
6.引數設定
引數設定選項包括₪₪:參量設定₪│₪◕、取樣頻率₪│₪◕、試驗地點₪│₪◕、功角初始角✘•☁。
6.1 參量設定
錄波儀配置的參量包括有模擬通道₪│₪◕、派生量₪│₪◕、開關輸入量▩₪▩₪▩,開關輸出量✘•☁。使用者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相關參量進行設定✘•☁。點選“參量設定/引數設定”進入引數設定頁面▩₪▩₪▩,如圖6.1.0所示₪₪:
在這個對話方塊裡▩₪▩₪▩,對錄波儀的模擬通道₪│₪◕、派生量₪│₪◕、開關量進行全面設定✘•☁。
模擬通道設定如圖6.1.0所示₪₪:
表格各欄的定義₪₪:
通道₪₪:模擬通道序號✘•☁。單擊圖示切換模擬通道的執行₪│₪◕、禁止✘•☁。“√”表示投入▩₪▩₪▩,“□”表示退出✘•☁。
型別₪₪:錄波儀將模擬通道定義為4種類型▩₪▩₪▩,即交流訊號₪│₪◕、直流訊號₪│₪◕、轉速₪│₪◕、4~20mA訊號✘•☁。每個型別各有不同的計算方法✘•☁。
交流訊號₪₪:用RMS(均方根)演算法計算有效值✘•☁。當外接互感器(如PT₪│₪◕、CT)時▩₪▩₪▩,變比一次/變比二次分別對應互感器的標稱一次值/二次值▩₪▩₪▩,例如15kV/100V₪│₪◕、12kA/5A✘•☁。
直流訊號₪₪:採用20ms平均值計算有效值✘•☁。當外接互感器(分流器)時▩₪▩₪▩,變比一次/變比二次分別對應互感器的標稱一次值/二次值▩₪▩₪▩,例如1500A/75mV✘•☁。
轉速₪₪:轉速通道處理並提取轉速訊號的過零點資訊▩₪▩₪▩,根據過零點計算轉速₪│₪◕、功角等參量✘•☁。
4~20mA訊號₪₪:與直流訊號同樣是採用20ms平均值計算有效值✘•☁。當外接變送器時▩₪▩₪▩,4mA對應值₪│₪◕、20mA對應值分別輸入變送器4mA₪│₪◕、20mA對應的一次值✘•☁。例如頻率變送器(4~20mA對應45~55Hz)▩₪▩₪▩,則4mA對應值/20mA對應值分別輸入45₪│₪◕、55✘•☁。
名稱₪₪:上限18個漢字✘•☁。
代號₪₪:上限7個字元✘•☁。
單位₪₪:上限5個字元✘•☁。
額定值₪₪:接入參量的額定值▩₪▩₪▩,不能為零✘•☁。
額定頻率₪₪:對於交流通道₪│₪◕、轉速通道▩₪▩₪▩,輸入訊號的額定頻率;直流通道輸入0✘•☁。
小數位數₪₪:顯示時取小數的位數▩₪▩₪▩,0~3可選▩₪▩₪▩,一般顯示4位有效數字✘•☁。
變比一次₪₪:對於交流訊號₪│₪◕、直流訊號▩₪▩₪▩,外接互感器₪│₪◕、分流器時▩₪▩₪▩,輸入互感器(PT₪│₪◕、CT)₪│₪◕、分流器的一次值✘•☁。
變比二次₪₪:對於交流訊號₪│₪◕、直流訊號▩₪▩₪▩,外接互感器₪│₪◕、分流器時▩₪▩₪▩,輸入互感器(PT₪│₪◕、CT)₪│₪◕、分流器的二次值✘•☁。
4mA對應值₪₪:對於4~20mA訊號▩₪▩₪▩,外接變送器時▩₪▩₪▩,輸入變送器4mA對應的一次值✘•☁。
20mA對應值₪₪:對於4~20mA訊號▩₪▩₪▩,外接變送器時▩₪▩₪▩,輸入變送器20mA對應的一次值✘•☁。
當不需要設定變比時▩₪▩₪▩,將“變比一次”₪│₪◕、“變比二次”二欄清空✘•☁。
對於轉速訊號▩₪▩₪▩,變比是極對數的含義✘•☁。對於部分水輪機組▩₪▩₪▩,其轉子上的測速齒盤的齒數與其極對數相同▩₪▩₪▩,此時應將極對數輸入對應的設定項✘•☁。
例如▩₪▩₪▩,某水輪機組的極對數為28▩₪▩₪▩,額定轉速為107.1rpm▩₪▩₪▩,其安裝於轉子上的齒盤的齒數也是28✘•☁。此時▩₪▩₪▩,應將“變比一次”設為1₪│₪◕、“變比二次”設為28▩₪▩₪▩,並將錄波儀模組上的轉速訊號選擇開關撥至1:1處✘•☁。在執行時▩₪▩₪▩,儀表接收到的轉速訊號▩₪▩₪▩,是每分鐘發生107.1×28 = 3000個脈衝▩₪▩₪▩,儀表使用極對數(28)計算₪₪:3000 / 28 = 107.1rpm▩₪▩₪▩,得到了機組實際的轉速✘•☁。設定的極對數值▩₪▩₪▩,不影響發電機功角的計算✘•☁。
對於額定轉速為3000rpm的火電機組▩₪▩₪▩,應將“變比一次”₪│₪◕、“變比二次”二欄清空✘•☁。
此頁面包含取樣頻率的選擇✘•☁。請根據訊號特性選擇取樣頻率✘•☁。對於發電機總啟動電氣試驗▩₪▩₪▩,錄波儀的基本取樣頻率(10kHz)可充分滿足準確度₪│₪◕、響應時間的要求✘•☁。
執行時▩₪▩₪▩,錄波儀跳過被關閉的通道▩₪▩₪▩,不進行取樣₪│₪◕、計算₪│₪◕、顯示₪│₪◕、記錄✘•☁。關閉不使用的模擬通道▩₪▩₪▩,可以₪₪:
1)減小單個故障記錄的容量▩₪▩₪▩,可以儲存更多記錄▩₪▩₪▩,並縮短記錄上傳時間✘•☁。
2)使顯示畫面簡潔清晰✘•☁。
派生量設定如圖6.1.1所示₪₪:
型別₪₪:派生量型別▩₪▩₪▩,見下表
名稱₪₪:上限18個漢字
代號₪₪:上限7個字元
單位₪₪:上限5個字元
額定值₪₪:派生量的額定值▩₪▩₪▩,不能為零
小數位數₪₪:顯示時取小數的位數▩₪▩₪▩,0~3可選▩₪▩₪▩,一般顯示4位有效數字✘•☁。
參量1~6₪₪:參與計算的參量▩₪▩₪▩,見“派生量定義表”
設定要求₪₪:
模擬參量▩₪▩₪▩,含模擬通道和派生量▩₪▩₪▩,名稱和代號必須獨壹✘•☁。
模擬參量額定值不能為零✘•☁。
如果設定了模擬通道變比▩₪▩₪▩,則變比一次₪│₪◕、變比二次都不能為零✘•☁。
如果設定了4~20mA對應值▩₪▩₪▩,則其中一個不可以為空;兩個對應值不可以相等;經過小數點拓展後▩₪▩₪▩,數值不能超過30000✘•☁。
派生量的參量1~6▩₪▩₪▩,依據型別不同▩₪▩₪▩,需要正確選擇✘•☁。
錄波儀 派生量定義表
型別 | 參量1 | 參量2 | 參量3 | 參量4 | 參量5 | 參量6 |
頻率 | 交流量1 | 交流量2(可選) | 交流量(可選) | |||
相角差 | 交流量1 | 交流量2 | 轉角補償* | |||
兩表法三相有功 | Uab | Ia | Ubc | Ic | ||
兩表法三相無功 | Uab | Ia | Ubc | Ic | ||
單相有功 | U | I | ||||
單相無功 | U | I | ||||
三相累加和有功 | Ua | Ia | Ub | Ib | Uc | Ic |
三相累加和無功 | Ua | Ia | Ub | Ib | Uc | Ic |
正序 | Ia | Ib | Ic | |||
負序 | Ia | Ib | Ic | |||
零序 | Ia | Ib | Ic | |||
兩向量差 | 交流量A | 交流量B | ||||
兩向量和 | 交流量A | 交流量B | ||||
功率因數 | 有功 | 無功 | ||||
交流阻抗 | 測試電壓 | 測試電流 | ||||
線路功角 | 系統電壓 | 系統電流 | 線路電阻 | 線路感抗 | 初始角 | |
計算功角 | 有功 | 無功 | 定子電壓Ubc | Xq值 | ||
同期壓差 | 同期電壓 | 系統電壓 | 同期角差 | 系統電壓變比一次值(可選) | 同期電壓變比一次值(可選) | |
實測功角 | 轉速訊號 | 定子電壓Ubc | ||||
兩標量和 | 參量1 | 參量2 | ||||
三標量和 | 參量1 | 參量2 | 參量3 | |||
標量差 | 參量1 | 參量2 | ||||
一次函式 | 參量1 | 係數 | 偏移 | |||
兩相負序 | 交流量A | 交流量B |
注*₪₪:參量1超前參量2為正▩₪▩₪▩,可選開關輸入設定如圖6.1.2所示₪₪:
通道₪₪:通道序號✘•☁。
名稱₪₪:上限20個漢字
代號₪₪:上限8個字元
接入邏輯₪₪:如果外接的是開關的輔助節點▩₪▩₪▩,此處輸入輔助節點的型別₪₪:常開或常閉▩₪▩₪▩,當選擇“常閉”時▩₪▩₪▩,錄波儀將實測的開關狀態取反✘•☁。
注₪₪:如果儀器配置有開關輸出通道▩₪▩₪▩,則會在內部透過硬接線將開關輸入的*後幾路固定連線開關輸出通道的輔助節點▩₪▩₪▩,作為反饋通道▩₪▩₪▩,這幾路開入量反映的是開關輸出通道的實時狀態✘•☁。反饋通道的名稱₪│₪◕、代號等均不可修改✘•☁。
開出通道的輸出控制▩₪▩₪▩,請參見第11章✘•☁。
6.2 取樣頻率
點選“引數設定/取樣頻率”進入取樣頻率設定頁面如圖6.2.0所示₪₪:
根據訊號特性和試驗要求選擇取樣頻率▩₪▩₪▩,可選取樣頻率為10kHz₪│₪◕、20 kHz₪│₪◕、50 kHz₪│₪◕、100kHz;無特別要求時▩₪▩₪▩,請選擇基礎取樣頻率(10kHz)✘•☁。取樣頻率決定了故障記錄₪│₪◕、波形類試驗等檔案的容量✘•☁。
6.3 試驗地點
點選“引數設定/試驗地點”進入試驗地點設定頁面如圖6.3.0所示₪₪:
在文字框中輸入試驗地點(電站₪│₪◕、機組名稱等)✘•☁。
6.4 功角初始角
點選“引數設定/功角初始角”進入功角初始角設定頁面如圖6.4.0所示₪₪:
此項功能僅在實測功角的初始角歸零時使用✘•☁。需確認滿足以下條件₪₪:
發電機運行於額定轉速;定子電壓達到額定值;
發電機功角示值有效(非“-”)且穩定;
發電機未併網▩₪▩₪▩,或已併網但有功為零✘•☁。
7.線上監測
實現對波形和資料的實時監測功能▩₪▩₪▩,其中包括實時參量₪│₪◕、實時波形₪│₪◕、向量圖₪│₪◕、諧波的實時監測✘•☁。
7.1 實時參量
點選“線上監測/實時參量”進入實時列表頁面▩₪▩₪▩,如圖7.1.0所示₪₪:
此視窗中▩₪▩₪▩,顯示參量的實時有效值及開關狀態▩₪▩₪▩,每秒重新整理一次✘•☁。顯示重新整理可以進行“暫停/繼續”的切換✘•☁。
點選“實時參量/設定”▩₪▩₪▩,進入如圖7.1.1所示的設定頁面₪₪:
在設定頁面中▩₪▩₪▩,可以選擇視窗顯示的參量(16路模擬量▩₪▩₪▩,24路派生量▩₪▩₪▩,16路開關量)✘•☁。
在此頁面下可以進行“模擬量錄製選擇”▩₪▩₪▩,“開關量錄製選擇”的勾選以及“記錄間隔”的設定✘•☁。
記錄檔案項可將記錄檔案存到的一個文字檔案中▩₪▩₪▩,啟動自動記錄功能▩₪▩₪▩,程式按設定的記錄間隔週期地記錄參量值✘•☁。
無論是否啟動自動記錄功能▩₪▩₪▩,點選“記錄當前資料”按鈕▩₪▩₪▩,用戶都可以隨時記錄一點數✘•☁。當前資料將被記錄在記事本檔案中▩₪▩₪▩,記錄總點數顯示在視窗上方的“已記錄資料”的顯示框內▩₪▩₪▩,此點數的記錄只限本次“實時列表”頁面的已記錄數資料的點數▩₪▩₪▩,關閉當前頁面“已記錄資料”的數量將置零✘•☁。
點選“開啟記錄文件”將顯示記錄參量值的資料內容▩₪▩₪▩,在記事本檔案中可以對記錄的資料進行儲存/列印等操作✘•☁。
7.2 實時波形
點選“線上監測/實時波形”進入“實時波形”頁面▩₪▩₪▩,如圖7.2.0所示₪₪:
當時間軸小於200ms時▩₪▩₪▩,波形以“觸發方式”顯示;當時間軸長於200ms時▩₪▩₪▩,波形以“滾動模式”顯示✘•☁。在觸發方式時▩₪▩₪▩,觸發通道₪│₪◕、觸發值₪│₪◕、觸發位置均可設定✘•☁。
參量列表₪₪:單擊參量名前的圖示可以在子視窗中繪製/隱藏該參量✘•☁。
“T”表示本通道是觸發通道▩₪▩₪▩,可以上下拖動選擇該通道的觸發值✘•☁。
改變曲線顏色₪₪:單擊參量名稱下方的顏色塊▩₪▩₪▩,會彈出顏色選擇選單✘•☁。
顯示工具條₪₪:
遊標的相關資訊在操作欄顯示▩₪▩₪▩,其中“頻率”值▩₪▩₪▩,即是時間差的倒數✘•☁。
遊標的移動方法為滑鼠左鍵拖曳✘•☁。
在遊標線上雙擊可選擇焦點遊標✘•☁。如果在操作欄上選擇了“鎖定遊標”▩₪▩₪▩,則在橫軸(時間軸)放大/縮小時▩₪▩₪▩,遊標保持其原有時間點▩₪▩₪▩,此時遊標可能被移出畫面✘•☁。如未選擇“鎖定遊標”▩₪▩₪▩,則遊標相對畫面保持不動✘•☁。
在Y軸(縱軸)方面▩₪▩₪▩,曲線有兩種顯示方式₪₪:分軸₪│₪◕、同軸✘•☁。
分軸₪₪:每個參量有獨立的基線₪│₪◕、比例值▩₪▩₪▩,可以單獨在畫面上縱向移動▩₪▩₪▩,可以單獨放大₪│₪◕、縮小✘•☁。基線在畫面以點劃線表示▩₪▩₪▩,與曲線顏色一致✘•☁。
同軸₪₪:所有參量使用統一的縱軸座標(標么值或有名值)▩₪▩₪▩,零點₪│₪◕、比例值是一致的✘•☁。
在操作欄上▩₪▩₪▩,有縱軸的操作選項₪₪:
統一縱軸₪₪:選擇顯示方式(分軸₪│₪◕、同軸)
標么值₪│₪◕、有名值₪₪:在同軸時有效
值格₪₪:分軸時▩₪▩₪▩,焦點參量的比例▩₪▩₪▩,即縱軸每小格代表的參量值(有名值)
偏移₪₪:分軸時▩₪▩₪▩,焦點參量的基線對應的參量值(有名值)
當顯示方式選擇同軸時▩₪▩₪▩,則有₪₪:
起點₪₪:縱軸起點▩₪▩₪▩,標么值
終點₪₪:縱軸終點▩₪▩₪▩,標么值
在縱軸選擇了“有名值”時需要特別注意▩₪▩₪▩,上述兩項的內容依然是標么值✘•☁。值格₪│₪◕、偏移的內容更改後▩₪▩₪▩,需要點選“應用”按鈕✘•☁。
X軸(橫軸)▩₪▩₪▩,即是時間軸▩₪▩₪▩,時間單位是秒✘•☁。可在工具欄的“X軸(秒)”的區域調整橫軸✘•☁。內容更改後▩₪▩₪▩,需要點選“應用”按鈕✘•☁。
資料曲線X軸(時間軸)方向縮小
資料曲線X軸(時間軸)方向放大
資料曲線Y軸(幅值軸)方向縮小▩₪▩₪▩,同軸顯示視窗有效▩₪▩₪▩,分軸顯示只對焦點參量有效
資料曲線Y軸(幅值軸)方向放大▩₪▩₪▩,同軸顯示視窗有效▩₪▩₪▩,分軸顯示只對焦點參量有效
基線下移一格▩₪▩₪▩,曲線上移
基線上移一格▩₪▩₪▩,曲線下移
使基線對應值歸零(分軸)或 Y軸(幅值軸)的零點居中(同軸)
使值/格取該參量的額定值(分軸)▩₪▩₪▩,或使縱軸座標取標么值的-1.0至+1.0(同軸)
使橫軸座標取二遊標之間的時間段
可以隨時進行“停止/開始”操作▩₪▩₪▩,實時波形停止錄製後▩₪▩₪▩,可以進行儲存/資料輸出的操作✘•☁。儲存資料預設儲存到實時波形(.wvf)的檔案中▩₪▩₪▩,檔名稱也可自行修改後儲存✘•☁。資料可輸出為Excel表格/COMTRADE格式✘•☁。
點選“設定”按鈕▩₪▩₪▩,顯示“實時波形參量設定”頁面▩₪▩₪▩,如圖7.2.1所示₪₪:
在此頁面中設定模擬量▩₪▩₪▩,開關量及派生量的錄製選擇✘•☁。
7.3 向量圖
點選“線上監測/向量圖”進入“向量圖”頁面▩₪▩₪▩,實時向量圖頁面如圖7.3.0所示₪₪:
可以進行“暫停/執行”操作▩₪▩₪▩,向量圖執行暫停操作後▩₪▩₪▩,可以對向量圖進行儲存操作▩₪▩₪▩,點選“儲存”按鈕▩₪▩₪▩,將進入“命名資料檔案”另存頁面▩₪▩₪▩,會顯示預設檔名及儲存型別▩₪▩₪▩,使用者可以自行更改檔名✘•☁。
向量圖頁面▩₪▩₪▩,雙擊“向量名稱”▩₪▩₪▩,彈出“選擇向量顏色”對話方塊▩₪▩₪▩,可任意設定向量顏色✘•☁。
點選“向量圖/設定”▩₪▩₪▩,進入“向量圖設定”頁面▩₪▩₪▩,*多可選擇8個模擬量參量▩₪▩₪▩,超出設定無效▩₪▩₪▩,程式會預設顯示前8個模擬量的向量圖✘•☁。
向量圖需要選擇一個“基準參量”▩₪▩₪▩,其在圖上顯示的角度固定為零▩₪▩₪▩,其它參量的角度都是相對基準參量的✘•☁。
“向量圖設定”頁面▩₪▩₪▩,如圖7.3.1所示₪₪:
7.4 諧波
點選“線上監測/諧波”進入“諧波分析”頁面如圖7.4.0所示▩₪▩₪▩,諧波含有率(harmonic ratio /HR)用百分數表示✘•☁。基波固定為*▩₪▩₪▩,而直流分量₪│₪◕、高次諧波為該次諧波分量的方均根值與基波分量的方均根值之比✘•☁。
實時諧波分析以連續兩個上升過零點界定一個基波周波▩₪▩₪▩,如果高次諧波含有率過高▩₪▩₪▩,使得一個基波週期內出現多個上升過零點▩₪▩₪▩,則程式不能正確地識別基波▩₪▩₪▩,此時的諧波分析功能失效了✘•☁。對於這種訊號▩₪▩₪▩,請使用“波形類試驗”錄製一段波形資料▩₪▩₪▩,再使用該試驗的諧波分析功能▩₪▩₪▩,手工界定基波進行諧波分析✘•☁。詳細介紹請參見“9.1 波形類試驗”✘•☁。
可以進行“暫停/執行”操作▩₪▩₪▩,“諧波分析”執行暫停操作後▩₪▩₪▩,可以對諧波分析的波形進行儲存操作▩₪▩₪▩,點選“儲存”按鈕▩₪▩₪▩,將進入資料檔案儲存對話方塊✘•☁。
點選“諧波/設定”▩₪▩₪▩,進入“諧波分析設定”頁面▩₪▩₪▩,線上監測/諧波分析頁面可以*多同時顯示3個交流量*高到21次或者51次諧波✘•☁。設定頁面如圖7.4.1所示₪₪:
點選“諧波/輸出表格”▩₪▩₪▩,進入諧波分析-資料輸出頁面▩₪▩₪▩,另存為Excel表格✘•☁。
7.5 開啟檔案
點選“線上監測/開啟檔案”進入“開啟檔案”頁面▩₪▩₪▩,如圖7.5.0所示₪₪:
開啟之前儲存的所有監測類資料檔案▩₪▩₪▩,檔案格式包括₪₪:實時波形(.wvf)₪│₪◕、實時列表(.lst)₪│₪◕、向量圖(.vct)₪│₪◕、諧波分析(.har)✘•☁。
8.故障錄波
如果設定了故障判據▩₪▩₪▩,例如模擬量突變₪│₪◕、開關量變位等▩₪▩₪▩,則在執行中儀器實時監測參量▩₪▩₪▩,在符合判據時啟動故障▩₪▩₪▩,並按照預定義的格式保留故障前波形並開始錄製故障後波形✘•☁。也可以透過手動啟動₪│₪◕、定時啟動₪│₪◕、遠端機指令啟動故障記錄✘•☁。
錄波儀對故障錄波資料進行自動維護管理▩₪▩₪▩,可儲存1000個獨立的故障資料檔案▩₪▩₪▩,超過1000個數據檔案後▩₪▩₪▩,自動覆蓋*早記錄的資料▩₪▩₪▩,如果磁碟容量不足▩₪▩₪▩,可能導致儲存檔案不足1000個✘•☁。故障錄波的常規引數如表8.0所示₪₪:表8.0
故障啟動方式 | |
模擬量 | 突變₪│₪◕、過量₪│₪◕、欠量 |
開關量 | 變位(閉合₪│₪◕、斷開) |
定時啟動 | 每天₪│₪◕、單次 |
手動啟動 | 本地或遠端 |
啟動精度 | |
模擬量 | 啟動:優於2%;突變數啟動₪₪:優於5% |
開關量 | ≤0.1ms |
資料儲存 | |
儲存方式 | 自動迴圈儲存▩₪▩₪▩,達到記錄儲存容量後▩₪▩₪▩,迴圈覆蓋 |
8.1 手動啟動
點選“故障錄波/手動啟動”系統會自動啟動一個故障▩₪▩₪▩,並自動彈出“實時故障記錄列表”頁面✘•☁。如圖8.1.0所示▩₪▩₪▩,可以檢視實時故障記錄檔案及啟動時間▩₪▩₪▩,啟動量資訊✘•☁。可以選擇故障記錄檔案並開啟✘•☁。
8.2 故障設定
點選“故障錄波/故障設定”▩₪▩₪▩,進入“故障錄波設定”頁面如圖8.2.0所示₪₪:
在此頁面可以設定16路模擬量和24路派生量的模擬量啟動值▩₪▩₪▩,16路開關量的開關量啟動值₪│₪◕、定時啟動設定及故障錄波的錄製格式✘•☁。
設定16路模擬量和24路派生量的模擬量啟動值▩₪▩₪▩,圖17的設定表格中▩₪▩₪▩,每個模擬量對應有“突變啟動值”₪│₪◕、“過量啟動值”₪│₪◕、“欠量啟動值”✘•☁。
注意₪₪:模擬量突變啟動值應大於0;過量啟動值應大於欠量啟動值✘•☁。
模擬量啟動引數
執行中▩₪▩₪▩,錄波儀監測模擬量(含派生量)的狀態▩₪▩₪▩,模擬量的突變₪│₪◕、過量₪│₪◕、欠量▩₪▩₪▩,可以啟動故障記錄✘•☁。設定表格中▩₪▩₪▩,每個模擬量對應有“突變啟動值”₪│₪◕、“過量啟動值”₪│₪◕、“欠量啟動值”3欄▩₪▩₪▩,如果該欄為空▩₪▩₪▩,則禁止了該通道的該種啟動方式✘•☁。3種方式的寫入值的含義如下₪₪:
1)突變啟動值
假設某通道模擬量的“突變啟動值”一欄▩₪▩₪▩,寫入了值Hm✘•☁。如上圖▩₪▩₪▩,如果模擬量有效值有一個大於等於Hm的階躍(正或負)▩₪▩₪▩,錄波儀將啟動故障記錄▩₪▩₪▩,並把T0作為故障零點✘•☁。其中階躍時間T必須小於等於60ms▩₪▩₪▩,即錄波儀不把緩變的模擬量有效值變化認作突變✘•☁。
2)過量啟動值
假設某模擬量的“過量啟動值”一欄▩₪▩₪▩,寫入了值Vu✘•☁。如上圖▩₪▩₪▩,如果模擬量有效值大於Vu▩₪▩₪▩,錄波儀立即啟動故障記錄▩₪▩₪▩,並把T0作為故障零點✘•☁。
3)欠量啟動值
假設某模擬量的“欠量啟動值”一欄▩₪▩₪▩,寫入了值Vl✘•☁。如上圖▩₪▩₪▩,如果模擬量有效值小於Vl▩₪▩₪▩,錄波儀立即啟動故障記錄▩₪▩₪▩,並把T0作為故障零點✘•☁。
注意₪₪:當錄波儀因某通道過量(欠量)而啟動故障資料錄製後▩₪▩₪▩,為避免該通道保持過量(欠量)狀態而持續啟動故障錄製▩₪▩₪▩,錄波儀鎖定該通道的過量(欠量)啟動▩₪▩₪▩,直到該通道退出過量(欠量)狀態✘•☁。但是▩₪▩₪▩,處於鎖定狀態的通道▩₪▩₪▩,仍然可以以突變啟動故障資料錄製✘•☁。
16路開關量啟動值的設定如圖8.2.1所示₪₪:
開關量的變位可以啟動故障記錄✘•☁。圖18的設定表格中▩₪▩₪▩,每個開關通道對應有“閉合啟動”₪│₪◕、“斷開啟動”2欄✘•☁。如果欄寫入“√”▩₪▩₪▩,則允許該通道的該種啟動方式▩₪▩₪▩,否則禁止✘•☁。
定時啟動的設定如圖8.2.2所示₪₪:
定時啟動設定型別有單次和每天▩₪▩₪▩,*多可設定32條定時啟動故障記錄✘•☁。點選增加₪│₪◕、插入和編輯操作▩₪▩₪▩,進入“定時啟動-設定”頁面▩₪▩₪▩,選擇定時啟動型別並設定啟動時間✘•☁。如圖8.2.3所示₪₪:
錄製格式的設定如圖8.2.4所示₪₪:
故障記錄格式
當錄波儀監測到接入參量的狀態滿足啟動判據時▩₪▩₪▩,即開始按使用者設定的記錄格式記錄模擬量波形₪│₪◕、模擬量有效值₪│₪◕、開關量狀態✘•☁。為了減小故障記錄▩₪▩₪▩,模擬量波形可以採用分段記錄✘•☁。記錄內容如下圖₪₪:
故障記錄的三種資料(模擬量波形₪│₪◕、模擬量有效值₪│₪◕、開關量狀態)採用不同的記錄格式(故障前₪│₪◕、後記錄長度▩₪▩₪▩,對於波形還有第1段₪│₪◕、第2段的長度和第2段記錄頻率)✘•☁。
Fw1₪₪:波形第1段記錄頻率▩₪▩₪▩,使用錄波儀當前取樣頻率✘•☁。
Fw2₪₪:波形第2段記錄頻率▩₪▩₪▩,使用者設定✘•☁。波形第2段為可選項✘•☁。
Fe₪₪:有效值(含派生量)記錄頻率▩₪▩₪▩,固定為1點/20ms✘•☁。
Fd₪₪:開關量記錄頻率▩₪▩₪▩,使用錄波儀當前取樣頻率✘•☁。
8.3 實時記錄
點選“故障錄波/實時記錄”進入“實時故障記錄列表”頁面▩₪▩₪▩,如圖8.1.0所示▩₪▩₪▩,列出本次軟體執行以來的故障記錄▩₪▩₪▩,包括故障啟動時間₪│₪◕、啟動量資訊✘•☁。可以選擇故障記錄檔案並開啟✘•☁。
8.4 歷史記錄
點選“故障錄波/歷史記錄”進入“歷史故障記錄列表”頁面▩₪▩₪▩,如圖8.4.0所示✘•☁。歷史記錄表格列出了資料夾中的所有故障記錄✘•☁。
顯示歷史故障記錄檔案所在的資料夾▩₪▩₪▩,並檢視資料夾內歷史故障記錄檔案及啟動時間▩₪▩₪▩,啟動量資訊✘•☁。頁面可以選中故障記錄檔案並開啟檢視✘•☁。
8.5 故障資料分析
故障資料分析頁面用於顯示₪│₪◕、分析故障記錄資料✘•☁。如圖8.5.0所示₪₪:
參量列表₪₪:分成模擬量₪│₪◕、開關量2頁▩₪▩₪▩,列出資料檔案對應的參量列表▩₪▩₪▩,
單擊“模擬量”參量名後的“有效值/波形”選框和“開關量”名稱後的選框▩₪▩₪▩,可以在子視窗中繪製/隱藏該參量✘•☁。“√”表示選中▩₪▩₪▩,“□”表示隱藏✘•☁。
改變曲線顏色₪₪:雙擊參量的顏色▩₪▩₪▩,會彈出顏色選擇對話方塊✘•☁。
統計視窗₪₪:分成模擬量波形₪│₪◕、模擬量有效值₪│₪◕、開關量3頁▩₪▩₪▩,列出當前*前的子視窗(資料視窗)的資料檔案對應的參量資訊✘•☁。對於模擬量波形₪│₪◕、模擬量有效值▩₪▩₪▩,顯示的資訊包括參量₪│₪◕、代號₪│₪◕、單位₪│₪◕、額定值等▩₪▩₪▩,包括參量的*大值₪│₪◕、*小值₪│₪◕、遊標1₪│₪◕、2所在點對應的數值✘•☁。對於開關量▩₪▩₪▩,除名稱₪│₪◕、代號外▩₪▩₪▩,顯示開關量動作系列的前5次▩₪▩₪▩,以及遊標1₪│₪◕、2所在點的狀態✘•☁。
分析₪₪:提供諧波分析和向量圖計算功能✘•☁。
輸出₪₪:可輸出Excel表格或COMTRADE格式✘•☁。
9.電氣試驗
錄波儀具有多種發電機特性試驗專案▩₪▩₪▩,包括髮電機空載試驗₪│₪◕、短路試驗₪│₪◕、頻率特性₪│₪◕、進相試驗₪│₪◕、甩負荷試驗₪│₪◕、轉子交流阻抗₪│₪◕、同期裝置校驗等▩₪▩₪▩,以及勵磁調解器的各項試驗▩₪▩₪▩,例如階躍試驗₪│₪◕、滅磁試驗₪│₪◕、零起升壓試驗等✘•☁。
發電機總啟動電氣試驗▩₪▩₪▩,可在錄波儀本機上進行▩₪▩₪▩,也可以透過膝上型電腦進行試驗✘•☁。二者的功能是一致的✘•☁。
進行電氣試驗前▩₪▩₪▩,可參考以下步驟做試驗準備₪₪:
1.參量配置₪│₪◕、建立本次試驗用資料夾
在試驗程式中▩₪▩₪▩,選擇“選單→設定→參量配置”▩₪▩₪▩, 載入試驗機組的配置檔案▩₪▩₪▩,或手工設定相關引數▩₪▩₪▩,如額定值₪│₪◕、變比等✘•☁。為正確表示被測參量值(一次值)▩₪▩₪▩,變比₪│₪◕、額定值₪│₪◕、單位₪│₪◕、小數點需要正確設定✘•☁。
在“機組名稱”處輸入機組名稱✘•☁。在“安裝目錄→試驗資料”下新建一個本次試驗專用的資料夾▩₪▩₪▩,用於試驗中儲存試驗檔案✘•☁。
2.確定試驗專案₪│₪◕、接線方案
根據現場試驗方案▩₪▩₪▩,確定要進行的試驗專案;進而統計出要接入儀器的參量✘•☁。
3.檢查試驗模板
可模擬進入要做的試驗專案▩₪▩₪▩,檢查試驗模板是否需要調整✘•☁。必要時▩₪▩₪▩,根據試驗要求建立新的模板✘•☁。
特性類試驗是按照試驗模板內繫結的參量名稱₪│₪◕、代號▩₪▩₪▩,在參量配置中查詢對應參量的▩₪▩₪▩,如果當前參量名稱₪│₪◕、代號與原有模板內繫結的名稱不符▩₪▩₪▩,則程式會給出參量不存在的提示✘•☁。
而其它如同期試驗₪│₪◕、進相試驗等▩₪▩₪▩,也需要檢查繫結的參量✘•☁。
錄波儀軟體程式中包含常用的試驗模板✘•☁。如果使用者修改了參量名稱₪│₪◕、代號等▩₪▩₪▩,這些模板應重新選擇✘•☁。
4.參量配置
在試驗前▩₪▩₪▩,應根據試驗機組的引數正確配置參量的名稱₪│₪◕、代號₪│₪◕、額定值₪│₪◕、變比等✘•☁。此對話方塊中▩₪▩₪▩,也可以輸入機組名稱✘•☁。如“**電廠**機組”✘•☁。使用這一套參量配置進行的所有電氣試驗▩₪▩₪▩,其試驗資料檔案的檔名都將包含此機組名✘•☁。如₪₪:
**電廠**機組-零起升壓試驗
針對一個機組的參量配置▩₪▩₪▩,可以儲存為引數檔案(“另存…”按鈕)▩₪▩₪▩,供以後載入(“載入..”按鈕)使用✘•☁。
在試驗進行中▩₪▩₪▩,例如曲線類試驗正在錄製資料時▩₪▩₪▩,可以進行參量配置▩₪▩₪▩,但此時部分設定項被禁止▩₪▩₪▩,包括₪₪:
開啟\關閉通道
增加\刪除派生量
更改模擬通道屬性
更改派生量型別₪│₪◕、引用參量
9.1 波形類試驗
以當前的系統取樣頻率連續記錄選定參量的波形▩₪▩₪▩,*長記錄長度為60秒✘•☁。可以配置幾種型別的派生量✘•☁。波形類試驗用於要求記錄暫態過程的應用場合▩₪▩₪▩,例如勵磁調節器試驗₪│₪◕、PSS試驗₪│₪◕、同期試驗等等✘•☁。
試驗設定
由“電氣試驗/波形類試驗”▩₪▩₪▩,進入“啟動波形類試驗”設定頁面▩₪▩₪▩,如圖9.1.0所示₪₪:
在設定對話方塊▩₪▩₪▩,使用者再次選擇模板▩₪▩₪▩,如果沒有合適的模板▩₪▩₪▩,則選擇“新建”▩₪▩₪▩,並選擇要記錄的模擬量₪│₪◕、開關量和派生量✘•☁。同時需選擇或輸入試驗名稱₪│₪◕、確定記錄總時長✘•☁。
可配置以下型別的派生量₪₪:
派生量型別 | 參量1 | 參量2 | 參量3 | 參量4 | 參量5 | 參量6 |
單相有功 | U | I | ||||
三相累加和有功 | Uab | Ia | Ubc | Ib | Uca | Ic |
兩表法三相有功 | Uab | Ia | Ubc | Ic | ||
一次函式 | 參量1 | 係數 | 偏移 | |||
二參量和 | 參量1 | 參量2 | ||||
三參量和 | 參量1 | 參量2 | 參量3 | |||
二參量差 | 參量1 | 參量2 | ||||
三相實時有效值 | 參量1 | 參量2 | 參量3 | 計算視窗長度1~50 |
注₪₪:
計算視窗長度₪₪:表示取樣點數▩₪▩₪▩,取樣頻率為當前系統的取樣頻率✘•☁。
試驗視窗
在“啟動波形類試驗”設定頁面▩₪▩₪▩,按“確定”按鈕後▩₪▩₪▩,即進入試驗視窗▩₪▩₪▩,進入波形類試驗頁面▩₪▩₪▩,如圖9.1.1所示₪₪:
試驗視窗分別顯示參量值₪│₪◕、波形視窗▩₪▩₪▩,上部有操作欄▩₪▩₪▩,操作欄的具體資訊參照“7.2 實時波形”▩₪▩₪▩, E₪₪:表示有效值▩₪▩₪▩,W₪₪:表示波形✘•☁。
左上區域顯示參量值▩₪▩₪▩,在試驗進行中▩₪▩₪▩,僅顯示參量的實時值✘•☁。試驗結束後▩₪▩₪▩,顯示參量的視窗*大值₪│₪◕、視窗*小值₪│₪◕、焦點遊標值✘•☁。在這個區域也可選擇波形的顏色₪│₪◕、顯示\隱藏波形✘•☁。遊標在試驗結束後出現✘•☁。
開始₪₪:點選“開始”按鈕後▩₪▩₪▩,參量開始持續記錄₪│₪◕、繪製▩₪▩₪▩,波形自右向左推移✘•☁。
停止₪₪:點選“停止”按鈕▩₪▩₪▩,記錄停止▩₪▩₪▩,畫面上出現遊標▩₪▩₪▩,進入分析狀態✘•☁。
儲存₪₪:點選“儲存”按鈕▩₪▩₪▩,儲存資料✘•☁。
新試驗₪₪:停止後的試驗視窗▩₪▩₪▩,可點選“新試驗”重新進入試驗狀態▩₪▩₪▩,在此之前應儲存資料✘•☁。
在參量的動態過程之前▩₪▩₪▩,就應點選“開始”按鈕▩₪▩₪▩,開始記錄波形▩₪▩₪▩,以錄製適當長度的前穩態✘•☁。當動態過程錄製完整▩₪▩₪▩,進入後穩態時▩₪▩₪▩,可隨時停止▩₪▩₪▩,不一定要等待記錄長度達到總時長✘•☁。
參量的動態過程開始後▩₪▩₪▩,要保持觀察▩₪▩₪▩,適時停止▩₪▩₪▩,以免有用的資料因超出記錄總長而丟失✘•☁。
啟動設定₪₪:進入啟動值設定頁面如圖10.1.2所示₪₪:
模擬量啟動量₪₪:模擬量參量在100ms內▩₪▩₪▩,出現突變(正階躍或負階躍)▩₪▩₪▩,突變值達到此啟動值▩₪▩₪▩,則試驗進入“已啟動”狀態✘•☁。
開關量變位啟動₪₪:開關量出現變位▩₪▩₪▩,則試驗立即進入“已啟動”狀態✘•☁。
試驗進入“已啟動”狀態▩₪▩₪▩,則出現計時對話方塊▩₪▩₪▩,在試驗自動停止前▩₪▩₪▩,使用者可以點選“取消啟動”▩₪▩₪▩,退出“已啟動”狀態✘•☁。
自動啟動₪₪:可選的“自動啟動”功能▩₪▩₪▩,即在參量出現使用者設定的模擬量突變(100ms內)或開關量變位時▩₪▩₪▩,試驗進入“已啟動”狀態▩₪▩₪▩,此時按“啟動前保留”擷取記錄▩₪▩₪▩,作為已記錄資料▩₪▩₪▩,此後繼續錄製▩₪▩₪▩,直至達到模板設定的記錄總長度後▩₪▩₪▩,試驗自動停止✘•☁。
啟動前保留長度₪₪:啟用“自動啟動”時有效✘•☁。自動啟動點前預記錄的記錄長度✘•☁。
模擬量突變啟動功能應在充分了解參量的動態特性的基礎上謹慎使用▩₪▩₪▩,以免出現拒動(啟動值過大)或誤動(啟動值過小)✘•☁。
資料輸出₪₪:可輸出Excel表格或COMTRADE格式✘•☁。
儲存模板₪₪:點選“儲存模板”按鈕▩₪▩₪▩,將當前配置儲存為模板▩₪▩₪▩,便於以後直接載入使用✘•☁。模板檔案必須保存於“安裝目錄/試驗模板”資料夾中▩₪▩₪▩,且不能更改模板檔案的副檔名(wvtp)✘•☁。
模板儲存後▩₪▩₪▩,下次開始試驗時▩₪▩₪▩,可在設定對話方塊中選擇該模板▩₪▩₪▩,即載入儲存的設定內容✘•☁。
計算₪₪:提供多種計算功能✘•☁。計算功能需要參量▩₪▩₪▩,並用遊標確定時間點▩₪▩₪▩,計算結果顯示在視窗左下部▩₪▩₪▩,計算結果可以清理✘•☁。
各項計算功能的詳細定義▩₪▩₪▩,請參見“附錄C 分析計算功能定義”✘•☁。
計算-諧波分析₪₪:
試驗完成後▩₪▩₪▩,可用此項功能分析遊標1所在位置波形的諧波▩₪▩₪▩,對當前畫面內選擇三路的波形參量進行分析▩₪▩₪▩,如圖9.1.3所示₪₪:
計算-向量圖₪₪:
試驗完成後▩₪▩₪▩,可用此項功能顯示遊標1所在位置波形的向量圖▩₪▩₪▩,畫面內的波形參量將參與顯示▩₪▩₪▩,以當前焦點參量為基準✘•☁。如圖9.1.4所示₪₪:
9.2 曲線類試驗
以20ms為間隔連續記錄選定參量有效值₪│₪◕、派生量▩₪▩₪▩,*長記錄長度為10分鐘✘•☁。可以選擇系統配置的所有派生量✘•☁。曲線類可用於記錄訊號的動態過程▩₪▩₪▩,例如勵磁調節器系列試驗₪│₪◕、甩負荷試驗等✘•☁。
試驗設定
針對一類特定的電氣試驗▩₪▩₪▩,需要選擇特定的參量₪│₪◕、記錄時長₪│₪◕、不同參量的比例值₪│₪◕、偏移₪│₪◕、顏色等等▩₪▩₪▩,這些設定內容可以儲存為一個配置檔案▩₪▩₪▩,即模板✘•☁。以後做同類試驗時▩₪▩₪▩,模板可以重複載入使用✘•☁。錄波儀本地機軟體附帶部分常用模板✘•☁。
點選“電氣試驗/曲線類試驗”▩₪▩₪▩,進入“啟動曲線類試驗”的設定頁面▩₪▩₪▩,如圖9.2.0所示₪₪:
在設定對話方塊▩₪▩₪▩,使用者再次選擇模板▩₪▩₪▩,如果沒有合適的模板▩₪▩₪▩,則選擇“新建”▩₪▩₪▩,並選擇要記錄的模擬量₪│₪◕、開關量✘•☁。同時需選擇或輸入試驗名稱₪│₪◕、確定記錄總時長✘•☁。
試驗視窗
在“啟動曲線類試驗”設定頁面▩₪▩₪▩,按“確定”按鈕後▩₪▩₪▩,即進入試驗視窗▩₪▩₪▩,如圖9.2.1所示₪₪:
試驗視窗分別顯示參量值₪│₪◕、曲線視窗▩₪▩₪▩,上部有操作欄▩₪▩₪▩,操作欄的具體資訊參照“7.2 實時波形”✘•☁。
左上區域顯示參量值▩₪▩₪▩,在試驗進行中▩₪▩₪▩,僅顯示參量的實時值✘•☁。試驗結束後▩₪▩₪▩,顯示參量的視窗*大值₪│₪◕、視窗*小值₪│₪◕、焦點遊標值✘•☁。在這個區域也可選擇曲線的顏色₪│₪◕、顯示\隱藏曲線✘•☁。
遊標在試驗結束後出現✘•☁。
開始₪₪:點選“開始”按鈕後▩₪▩₪▩,參量開始持續記錄₪│₪◕、繪製▩₪▩₪▩,曲線自右向左推移✘•☁。
停止₪₪:點選“停止”按鈕▩₪▩₪▩,記錄停止▩₪▩₪▩,畫面上出現遊標▩₪▩₪▩,進入分析狀態✘•☁。
儲存₪₪:點選“儲存”按鈕▩₪▩₪▩,儲存資料✘•☁。
新試驗₪₪:停止後的試驗視窗▩₪▩₪▩,可點選“新試驗”重新進入試驗狀態▩₪▩₪▩,在此之前應儲存資料✘•☁。
在參量的動態過程之前▩₪▩₪▩,就應點選“開始”按鈕▩₪▩₪▩,開始記錄曲線▩₪▩₪▩,以錄製適當長度的前穩態✘•☁。當動態過程錄製完整▩₪▩₪▩,進入後穩態時▩₪▩₪▩,可隨時停止▩₪▩₪▩,不一定要等待記錄長度達到總時長✘•☁。
參量的動態過程開始後▩₪▩₪▩,要保持觀察▩₪▩₪▩,適時停止▩₪▩₪▩,以免有用的資料因超出記錄總長而丟失✘•☁。
設定-自動啟動₪₪:自動啟動功能設定▩₪▩₪▩,設定頁面如圖9.2.2所示₪₪:
模擬量啟動量₪₪:模擬量參量在100ms內▩₪▩₪▩,出現突變(階躍)▩₪▩₪▩,突變值達到此啟動值▩₪▩₪▩,則試驗進入“已啟動”狀態✘•☁。
開關量變位啟動₪₪:開關量出現變位▩₪▩₪▩,則試驗立即進入“已啟動”狀態✘•☁。
試驗進入“已啟動”狀態▩₪▩₪▩,則出現計時對話方塊▩₪▩₪▩,在試驗自動停止前▩₪▩₪▩,使用者可以點選“取消啟動”▩₪▩₪▩,退出“已啟動”狀態✘•☁。
自動啟動₪₪:可選的“自動啟動”功能▩₪▩₪▩,即在參量出現使用者設定的模擬量突變(100ms內)或開關量變位時▩₪▩₪▩,試驗進入“已啟動”狀態▩₪▩₪▩,此時按“啟動前保留”擷取記錄▩₪▩₪▩,作為已記錄資料▩₪▩₪▩,此後繼續錄製▩₪▩₪▩,直至達到模板設定的記錄總長度後▩₪▩₪▩,試驗自動停止✘•☁。
啟動前保留長度₪₪:啟用“自動啟動”時有效✘•☁。自動啟動點前預記錄的記錄長度✘•☁。
模擬量突變啟動功能應在充分了解參量的動態特性的基礎上謹慎使用▩₪▩₪▩,以免出現拒動(啟動值過大)或誤動(啟動值過小)✘•☁。
設定-資料處理₪₪:即對實時數值做平滑處理▩₪▩₪▩,當參量值有明顯噪聲時▩₪▩₪▩,可以啟用平滑視窗進行處理✘•☁。資料平滑視窗長度為有效值的點數(每20ms一點)▩₪▩₪▩,長度取值範圍為1~50▩₪▩₪▩,預設值為1▩₪▩₪▩,即不啟用平滑處理✘•☁。視窗長度(點數)應適當選擇▩₪▩₪▩,取值偏小則可能濾波效果不佳▩₪▩₪▩,取值過大會導致動態過程的響應速度下降▩₪▩₪▩,實際操作中可以從較小的數值開始嘗試▩₪▩₪▩,逐步加大▩₪▩₪▩,達到理想的濾波效果即可✘•☁。理論上▩₪▩₪▩,理想的取值是“長度*20ms = 干擾訊號週期的整數倍”✘•☁。
資料輸出₪₪:可輸出Excel表格或COMTRADE格式✘•☁。
儲存模板₪₪:點選“儲存模板”按鈕▩₪▩₪▩,將當前配置儲存為模板▩₪▩₪▩,便於以後直接載入使用✘•☁。模板檔案必須保存於“安裝目錄/試驗模板”資料夾中▩₪▩₪▩,且不能更改模板檔案的副檔名(curp)✘•☁。
模板儲存後▩₪▩₪▩,下次開始試驗時▩₪▩₪▩,可在設定對話方塊中選擇該模板▩₪▩₪▩,即載入了其中的設定內容✘•☁。
計算₪₪:提供多種計算功能✘•☁。計算功能需要參量▩₪▩₪▩,並用遊標確定
時間點✘•☁。計算結果顯示在視窗左下部▩₪▩₪▩,計算結果可以清理✘•☁。
各項計算功能的詳細定義▩₪▩₪▩,請參見“附錄C 分析計算功能定義”✘•☁。
曲線畫面重新整理速率₪₪:
試驗開始後▩₪▩₪▩,程式按10幀/s的速率繪製曲線✘•☁。如果在試驗中▩₪▩₪▩,程式檢測到計算機負荷過重▩₪▩₪▩,會逐級下調曲線重新整理速率▩₪▩₪▩,以降低計算機負荷✘•☁。*低的重新整理速率為1幀/2s✘•☁。無論當前的重新整理速率是多少▩₪▩₪▩,參量資料都會被正確記錄₪│₪◕、繪製✘•☁。導致重新整理速率下調可能有以下原因₪₪:
1)曲線類試驗選擇的參量多₪│₪◕、記錄時間長
2)計算機系統有其它程式佔用資源
3)計算機效能不足
重新整理速率下調之後▩₪▩₪▩,若程式檢測到計算機負荷較低▩₪▩₪▩,會逐級恢復曲線重新整理速率✘•☁。
曲線類試驗記錄並繪製模擬量有效值₪│₪◕、派生量及開關狀態的曲線▩₪▩₪▩,記錄時長*長可設定為10分鐘✘•☁。此功能可以完成勵磁調節器₪│₪◕、甩負荷₪│₪◕、PSS等多項試驗✘•☁。
9.3 波形類與曲線類試驗的差異
使用者可以在熟悉曲線類試驗的基礎上▩₪▩₪▩,瞭解波形類試驗與之的差異✘•☁。二者的主要差異概況如下₪₪:
1)曲線類試驗記錄的是模擬參量的有效值(交流量的RMS₪│₪◕、直流量是20ms平均值)▩₪▩₪▩,包括開關量的所有參量的資料點間隔是20ms✘•☁。而波形類試驗使用錄波儀當前的取樣頻率(預設為10kHz)▩₪▩₪▩,記錄參量(含開關量)的實時波形✘•☁。
2)曲線類試驗記錄的有效值▩₪▩₪▩,按標準演算法20ms生成一點▩₪▩₪▩,其準確度符合錄波儀的技術規格✘•☁。而波形類試驗的有效值取定長的時間視窗按取樣頻率同步生成▩₪▩₪▩,在交流參量的頻率偏離50Hz時▩₪▩₪▩,有效值的準確度下降✘•☁。
3)曲線類試驗可以記錄錄波儀定義的所有派生量▩₪▩₪▩,派生量均按標準演算法20ms生成一點▩₪▩₪▩,其準確度符合錄波儀的宣告✘•☁。而波形類試驗僅支援有限種類的派生量▩₪▩₪▩,派生量按取樣頻率同步生成▩₪▩₪▩,在交流參量的頻率偏離50Hz時▩₪▩₪▩,派生量的準確度下降✘•☁。
4)波形類試驗可對已記錄的資料做靜態諧波₪│₪◕、向量圖分析✘•☁。
5)波形類試驗資料檔案不能從其它資料檔案加入參量✘•☁。
相對地▩₪▩₪▩,波形類試驗具有更高的取樣頻率▩₪▩₪▩,更短的響應時間▩₪▩₪▩,可以更真實準確地記錄暫態過程✘•☁。
9.4 複合錄波試驗
複合錄波試驗同時錄製模擬通道的波形和有效值✘•☁。波形以系統取樣頻率(預設為10kHz)記錄;有效值以50Hz(間隔20ms)記錄✘•☁。可選擇的有效值包括所有模擬通道和派生量✘•☁。開關量與模擬量波形同步錄製✘•☁。
試驗設定
由“電氣試驗/複合錄波試驗”▩₪▩₪▩,進入“複合錄波試驗”設定頁面▩₪▩₪▩,如圖9.4.0所示₪₪:
在設定對話方塊▩₪▩₪▩,使用者在此選擇模板▩₪▩₪▩,如果沒有合適的模板▩₪▩₪▩,則選擇“新建”▩₪▩₪▩,並選擇要記錄的模擬量₪│₪◕、開關量和派生量✘•☁。同時需選擇或輸入試驗名稱₪│₪◕、確定記錄總時長✘•☁。
試驗視窗
選擇“電氣試驗/複合錄波試驗”▩₪▩₪▩,在開啟的試驗模板列表對話方塊中選擇模板▩₪▩₪▩,並點選“開始”▩₪▩₪▩,進入複合錄波試驗頁面▩₪▩₪▩,如圖9.4.1所示₪₪:
複合錄波試驗在介面₪│₪◕、操作方面與曲線類試驗類似▩₪▩₪▩,參照“9.2曲線類試驗”✘•☁。E₪₪:表示有效值▩₪▩₪▩,W₪₪:表示波形✘•☁。
複合錄波試驗的“計算”功能與波形類試驗類似▩₪▩₪▩,參照“9.1波形類試驗”✘•☁。
各項計算功能的詳細定義▩₪▩₪▩,請參見“附錄C 分析計算功能定義”✘•☁。
注₪₪:設定-資料處理,即對實時數值做平滑處理▩₪▩₪▩,當參量值有明顯噪聲時▩₪▩₪▩,可以啟用平滑視窗進行處理✘•☁。資料平滑視窗長度為有效值的點數(每20ms一點)▩₪▩₪▩,長度取值範圍為1~50▩₪▩₪▩,預設值為1▩₪▩₪▩,即不啟用平滑處理✘•☁。視窗長度(點數)應適當選擇▩₪▩₪▩,取值偏小則可能濾波效果不佳▩₪▩₪▩,取值過大會導致動態過程的響應速度下降▩₪▩₪▩,實際操作中可以從較小的數值開始嘗試▩₪▩₪▩,逐步加大▩₪▩₪▩,達到理想的濾波效果即可✘•☁。理論上▩₪▩₪▩,理想的取值是“長度*20ms = 干擾訊號週期的整數倍”✘•☁。
9.5 特性類試驗
特性類試驗▩₪▩₪▩,是指在標么值的X-Y座標系中▩₪▩₪▩,記錄兩組參量的特性曲線✘•☁。典型的特性類試驗包括髮電機空載₪│₪◕、發電機短路等✘•☁。試驗過程可以記錄上升₪│₪◕、下降過程▩₪▩₪▩,也可以只記錄上升過程✘•☁。試驗中可手動錄製穩定點▩₪▩₪▩,並在試驗結束後進行曲線擬合✘•☁。
試驗模板
進行試驗前▩₪▩₪▩,特性類試驗需要設定繫結的參量₪│₪◕、座標系等內容;這些基本的試驗設定項稱為“試驗模板”✘•☁。錄波儀軟體附帶常用的特性類試驗模板▩₪▩₪▩,使用者也可以建立自己的模板✘•☁。
由“電氣試驗/特性類試驗”▩₪▩₪▩,進入“試驗模板”頁面▩₪▩₪▩,如圖9.4.0所示₪₪:
試驗設定
在開啟的試驗模板列表對話方塊中選擇要編輯的模板▩₪▩₪▩,並點選“編輯”✘•☁。會彈出“特性類試驗”的設定頁面▩₪▩₪▩,如圖9.5.1所示₪₪:
在此頁面中編輯模板✘•☁。
試驗名稱₪₪:為此類試驗命名▩₪▩₪▩,也就是模板名;
全部模擬量₪₪:列表中的參量來自錄波儀的模擬量有效值▩₪▩₪▩,包括派生量▩₪▩₪▩,模板設定中的為參量新增₪│₪◕、刪除退出按鍵✘•☁。
X 軸₪₪:需選擇X軸的繫結參量(*多選三個)▩₪▩₪▩,並定義X軸的名稱₪│₪◕、刻度數以及*大值(標么值)✘•☁。
Y 軸₪₪:需選擇Y軸的繫結參量(*多選三個)▩₪▩₪▩,並定義Y軸的名稱₪│₪◕、刻度數以及*大值(標么值)✘•☁。
X軸(橫軸)₪│₪◕、Y軸(縱軸)均採用規一化值(標么值)✘•☁。X軸₪│₪◕、Y軸可分別繫結1~3個參量▩₪▩₪▩,由繫結的參量取平均值後繪製試驗曲線✘•☁。
試驗過程₪₪:如果試驗要進行上升₪│₪◕、*高點₪│₪◕、下降的過程▩₪▩₪▩,請選擇“記錄上升₪│₪◕、下降過程”;如果只需記錄上升過程型別的資料關係則選擇“僅記錄上升過程”✘•☁。
同步記錄參量₪₪:除了直接參與X-Y特性曲線繪製的參量外▩₪▩₪▩,試驗程式還可以同時顯示₪│₪◕、記錄其它參量的實時值✘•☁。
試驗視窗
選擇“電氣試驗/特性類試驗”▩₪▩₪▩,在開啟的試驗模板列表對話方塊中選擇模板▩₪▩₪▩,並點選“開始”▩₪▩₪▩,進入特性類試驗頁面▩₪▩₪▩,如圖9.5.2所示₪₪:
試驗視窗分為3部分₪₪:曲線視窗₪│₪◕、參量值視窗₪│₪◕、穩定點視窗✘•☁。
工具欄按鈕的定義₪₪:
開始₪₪:開始試驗▩₪▩₪▩,參量開始重新整理▩₪▩₪▩,曲線開始繪製✘•☁。
高點₪₪:試驗由上升階段轉為下降階段✘•☁。對於單向試驗▩₪▩₪▩,此按鈕禁止✘•☁。
結束₪₪:結束試驗▩₪▩₪▩,曲線窗口出現游標▩₪▩₪▩,參量視窗顯示游標對應值✘•☁。
儲存₪₪:試驗結束後有效▩₪▩₪▩,對擬合曲線/原始曲線的試驗資料儲存✘•☁。
穩定點₪₪:在試驗進行時▩₪▩₪▩,用於標定穩定點✘•☁。
設定-座標系設定₪₪:進入試驗時▩₪▩₪▩,曲線座標以模板設定為預設值▩₪▩₪▩,未開始試驗時和試驗分析時可用此功能修改曲線座標▩₪▩₪▩,試驗進行中時該按鈕無效✘•☁。座標設定如圖9.5.3所示₪₪:
設定-資料處理₪₪:即對實時數值做平滑處理▩₪▩₪▩,當參量值有明顯噪聲時▩₪▩₪▩,可以啟用平滑視窗進行處理✘•☁。資料平滑視窗長度為有效值的點數(每20ms一點)▩₪▩₪▩,長度取值範圍為1~50▩₪▩₪▩,預設值為1▩₪▩₪▩,即不啟用平滑處理✘•☁。視窗長度(點數)應適當選擇▩₪▩₪▩,取值偏小則可能濾波效果不佳▩₪▩₪▩,取值過大會導致動態過程的響應速度下降▩₪▩₪▩,實際操作中可以從較小的數值開始嘗試▩₪▩₪▩,逐步加大▩₪▩₪▩,達到理想的濾波效果即可✘•☁。理論上▩₪▩₪▩,理想的取值是“長度*20ms = 干擾訊號週期的整數倍”✘•☁。
表格輸出₪₪: 預設儲存“試驗名稱-資料輸出”到選定資料夾✘•☁。
擬合曲線/原始曲線₪₪:選擇顯示擬合曲線或原始曲線
點選“開始”按鈕▩₪▩₪▩,試驗開始▩₪▩₪▩,參量值開始重新整理▩₪▩₪▩,座標系中出現實時值點(紅色圓點)▩₪▩₪▩,曲線開始按參量值繪製✘•☁。曲線的繪製是單調的▩₪▩₪▩,例如上升過程中▩₪▩₪▩,X軸₪│₪◕、Y軸參量出現下降▩₪▩₪▩,曲線並不跟隨向下繪製✘•☁。實時值點位置隨參量值實時變化✘•☁。
包含上升₪│₪◕、下降過程的試驗₪₪:
A. 試驗開始後▩₪▩₪▩,隨著X₪│₪◕、Y軸參量的增加▩₪▩₪▩,曲線單調上升(紅線)✘•☁。當參量處於調節間隔的穩定狀態時▩₪▩₪▩,點選“穩定點”按鈕▩₪▩₪▩,把當前參量值記錄為一點穩定點✘•☁。穩定點顯示於視窗左下▩₪▩₪▩,同時在座標系中該點處繪製一個+標記✘•☁。
B. 當參量增加到了*高點▩₪▩₪▩,需要使用者手動按“*高點”按鈕▩₪▩₪▩,程式記錄當前值為穩定點的同時在曲線處繪製一個+後▩₪▩₪▩,試驗進入下降階段▩₪▩₪▩,將只記錄下降的資料▩₪▩₪▩,所以在試驗時一定要確認上升階段結束時才能按“*高點”按鈕✘•☁。
C. 下降階段▩₪▩₪▩,曲線(藍色)單調下降▩₪▩₪▩,此階段同樣應記錄穩定點✘•☁。當參量降至*低點時(通常不能完全歸零)▩₪▩₪▩,點選“結束”按鈕▩₪▩₪▩,試驗結束▩₪▩₪▩,此時程式自動繪製處特性曲線的平均曲線(綠色)✘•☁。
僅單調上升過程的試驗₪₪:
對於單向特性試驗▩₪▩₪▩,只有上升一個階段▩₪▩₪▩,試驗步驟與單調上升₪│₪◕、下降類特性類試驗的試驗步驟中的A階段一樣▩₪▩₪▩,當曲線達到*高點▩₪▩₪▩,即可按“結束”按鈕結束試驗✘•☁。
對於發電機空載₪│₪◕、短路試驗▩₪▩₪▩,應注意₪₪:
建議在滅磁開關合閘後再點選“開始”按鈕▩₪▩₪▩,以避開合閘衝擊✘•☁。如果此前想觀察參量值▩₪▩₪▩,可以開啟實時參量列表✘•☁。
應在試驗前規劃好要記錄的穩定點✘•☁。在試驗中▩₪▩₪▩,程式操作者應與勵磁操作者全程配合▩₪▩₪▩,在穩定點做充分停頓▩₪▩₪▩,以記錄準確的穩態值✘•☁。
在試驗的*高點▩₪▩₪▩,程式操作者應與勵磁操作者應相互確認▩₪▩₪▩,以免錯過✘•☁。
擬合曲線
在試驗結束後▩₪▩₪▩,點選擬合曲線/原始曲線按鈕▩₪▩₪▩,程式用記錄於穩定點表格中的穩定點資料繪製擬合曲線;一般而言▩₪▩₪▩,上升和下降(如果有)階段各自標定的穩定點數應達到10個▩₪▩₪▩,但不應超過20個▩₪▩₪▩,超出20個後▩₪▩₪▩,對於繪製光順的擬合曲線並沒有幫助✘•☁。
計算₪₪:使用的發電機空載₪│₪◕、發電機短路試驗資料▩₪▩₪▩,進行發電機短路比₪│₪◕、Xd計算✘•☁。按提示選擇發電機短路試驗檔案和發電機空載試驗資料檔案▩₪▩₪▩,如9.5.4所示₪₪:
“確定”進入“短路比計算”頁面▩₪▩₪▩,如圖9.5.5所示₪₪:
計算視窗給出了機組的短路比₪│₪◕、Xd值此項功能要求發電機空載資料達到機端電壓的1.0倍以上✘•☁。
9.6 頻率特性試驗
由使用者選擇橫軸及縱軸參量▩₪▩₪▩,此試驗可繪製選定參量的訊號值與頻率的關係曲線✘•☁。點選試驗“開始”▩₪▩₪▩,試驗開始繪製曲線▩₪▩₪▩,直至手動點選“停止”▩₪▩₪▩,試驗則停止繪製曲線✘•☁。
試驗設定
由“電氣試驗/頻率特性”進入試驗▩₪▩₪▩,彈出“啟動頻率特性試驗”設定頁面▩₪▩₪▩,如圖9.6.0所示₪₪:
在設定對話方塊▩₪▩₪▩,使用者選擇要記錄的“幅值”參量₪│₪◕、“頻率”參量✘•☁。同時需設定橫軸的“起點”“終點”✘•☁。試驗設定完成後▩₪▩₪▩,點選“確定”即進入試驗畫面✘•☁。
注意₪₪:
1.“幅值”參量選擇₪₪:縱軸*多可選擇6個模擬量參量✘•☁。
2.設定橫軸的“起點”“終點”時▩₪▩₪▩,起點應小於終點✘•☁。
試驗視窗
頻率特性試驗頁面▩₪▩₪▩,如圖9.6.1所示₪₪:
試驗視窗分別顯示參量值₪│₪◕、曲線視窗▩₪▩₪▩,上部有操作欄▩₪▩₪▩,操作欄的具體資訊參照“7.2 實時波形”✘•☁。
左上區域顯示參量值▩₪▩₪▩,在試驗進行中▩₪▩₪▩,僅顯示參量的實時值✘•☁。試驗結束後▩₪▩₪▩,顯示參量的視窗*大值₪│₪◕、視窗*小值₪│₪◕、焦點遊標值✘•☁。在這個區域也可選擇曲線的顏色₪│₪◕、顯示\隱藏曲線✘•☁。
開始₪₪:點選“開始”按鈕後▩₪▩₪▩,參量開始持續記錄₪│₪◕、繪製▩₪▩₪▩,曲線自右向左推移✘•☁。
停止₪₪:點選“停止”按鈕▩₪▩₪▩,記錄停止✘•☁。
儲存₪₪:點選“儲存”按鈕▩₪▩₪▩,儲存資料✘•☁。
新試驗₪₪:停止後的試驗視窗▩₪▩₪▩,可點選“新試驗”重新進入試驗狀態▩₪▩₪▩,
在此之前應儲存資料✘•☁。
資料輸出₪₪:可將實驗資料以Excel表格形式輸出✘•☁。
9.7 進相試驗
進相試驗顯示執行容量圖▩₪▩₪▩,並同時記錄資料₪│₪◕、繪製曲線✘•☁。資料點間隔為1~3秒▩₪▩₪▩,試驗總時長*長可設定為3天✘•☁。
試驗之前▩₪▩₪▩,應確認錄波儀已正確配置了以下參量₪₪:
名稱 | 型別 | 參量1 | 參量2 | 參量3 | 參量4 | 參量5 |
計算功角 | 計算功角 | 發電機有功 | 發電機無功 | 定子電壓Ubc | Xq值 | |
實測功角 | 實測功角 | 發電機轉速訊號 | 定子電壓Ubc | |||
主變角差 | 相角差 | 發電機機端電壓 | 主變高壓側電壓 | 轉角補償* | ||
主變功角 | 標量和 | 發電機功角 | 主變角差 | |||
線路功角 | 線路功角 | 系統電壓 | 系統電流 | 線路電阻 | 線路感抗 | 初始角 |
系統功角 | 標量和 | 主變功角 | 線路功角 | |||
系統功率 | 一次函式 | 系統單相功率 | 3(乘數) | 0(偏移) |
注*₪₪:參量1超前參量2為正▩₪▩₪▩,可選
備註₪₪:
計算功角作為備用▩₪▩₪▩,如果現場轉速訊號不佳▩₪▩₪▩,可以用計算功角代替實測功角✘•☁。
Xq值₪₪:發電機的飽和電抗值✘•☁。如果沒有Xq值▩₪▩₪▩,可查電機手冊中的不飽和Xd*值▩₪▩₪▩,按Xd=Xd*×Zb=Xd*×U(線額定)/I(線額定)▩₪▩₪▩,Xq=0.85×0.9×Xd▩₪▩₪▩,0.85相當於飽和係數▩₪▩₪▩,0.9相當於Xq與Xd的係數✘•☁。
線路功角中的初始角₪₪:用於修正系統電壓與電流的初始角度▩₪▩₪▩,系統電壓超前系統電流時輸入負角度補償✘•☁。
線路電阻₪₪:線路電阻值✘•☁。
線路電抗₪₪:線路電抗值✘•☁。
線路功角中用到的系統電壓₪│₪◕、系統電流回路一般不需要修正硬體測量角差▩₪▩₪▩,如要修正則在通道修正中修正二者的角差▩₪▩₪▩,消除測量回路硬體本身的誤差✘•☁。
系統電壓為相電壓▩₪▩₪▩,系統電流為同相電流;
試驗設定
由“電氣試驗/進相試驗”進入試驗▩₪▩₪▩,彈出“執行極限圖設定”頁面▩₪▩₪▩,如圖9.7.0所示₪₪:
容量圖參量₪₪:為正確顯示執行容量圖▩₪▩₪▩,在此所需的參量;
執行容量圖設定₪₪:輸入繪製容量圖中所需的機組引數;
進相試驗將記錄所有模擬量及開關量資料▩₪▩₪▩,在試驗畫面中顯示的參量另有設定對話方塊選擇✘•☁。
試驗設定完成後確認即進入試驗畫面✘•☁。
試驗視窗
進入試驗畫面後系統將提示進相試驗需先給出一個檔名▩₪▩₪▩,以便程式自動將所有參量資料自動存檔✘•☁。另存進相試驗檔案後▩₪▩₪▩,進入試驗畫面✘•☁。如圖9.7.1所示₪₪:
試驗視窗分為3部分₪₪:曲線視窗₪│₪◕、實時值視窗₪│₪◕、執行極限圖視窗▩₪▩₪▩,各視窗顯示大小可用滑鼠調節視窗邊框決定✘•☁。
按鈕的作用₪₪:
開 始₪₪:開始試驗▩₪▩₪▩,參量開始重新整理▩₪▩₪▩,曲線開始繪製✘•☁。
停止₪₪:結束試驗✘•☁。
顯示設定₪₪:從參量中選擇試驗記錄顯示的模擬量和開關量✘•☁。
容量圖設定₪₪:容量圖引數▩₪▩₪▩,輸入繪製容量圖中所需的機組引數✘•☁。
曲線資料輸出₪₪:對遊標1₪│₪◕、遊標2界定要輸出的資料段進行資料輸出✘•☁。
記錄資料輸出₪₪:將試驗資料以Excel檔案輸出✘•☁。
在主視窗上部▩₪▩₪▩,有曲線操作工具欄✘•☁。各按鈕作用參照“6.2 實時波形”✘•☁。
試驗操作
進入程式畫面後首先進行顯示設定▩₪▩₪▩,從全部記錄的參量中選擇本次試驗需在曲線顯示視窗顯示的的模擬量和開關量▩₪▩₪▩,並且設定合適的Y軸的標麼值的起始點及刻度數;此項功能也可在試驗進行中完成₪│₪◕、更改✘•☁。
點選開始按鈕▩₪▩₪▩,趨勢圖視窗開始自右向左繪製參量曲線▩₪▩₪▩,實時值視窗顯示參量值▩₪▩₪▩,容量圖視窗實時繪製發電機容量圖及限制曲線;試驗記錄過程中可透過選擇趨勢圖₪│₪◕、極限圖來切換右側大視窗的顯示內容✘•☁。試驗記錄過程中可透過放大和縮小座標軸來改變曲線的顯示狀態✘•☁。
如果試驗過程結束▩₪▩₪▩,可隨時點選停止按鈕來停止參量的錄製▩₪▩₪▩,程式將以當前時刻為終點儲存試驗畫面中的參量資料✘•☁。
9.8 同期試驗
同期試驗用於記錄併網時刻Uj₪│₪◕、Uj’的相角差₪│₪◕、電壓差;試驗中▩₪▩₪▩,通常取Us₪│₪◕、Uj▩₪▩₪▩,而軟體要顯示₪│₪◕、記錄Uj₪│₪◕、Uj’在主開關動作前後的狀態▩₪▩₪▩,所以▩₪▩₪▩,推薦的訊號接線是₪₪:
接入的主開關訊號(合閘訊號)取併網主開關的輔助無源節點
Us取自機端▩₪▩₪▩,是在併網後與Uj同相的一個電壓
Uj₪│₪◕、Us的PT二次值都是100V
Uj₪│₪◕、Us都不設定變比值▩₪▩₪▩,額定值設為100V;ΔU的額定值設為100V▩₪▩₪▩,也可以設為200V✘•☁。
試驗之前▩₪▩₪▩,應確認已正確配置了以下派生量₪₪:
名稱 | 型別 | 代號 | 參量1 | 參量2 | 參量3 |
系統電壓頻率 | 頻率 | Fj | Uj(系統電壓) | ||
同期電壓頻率 | 頻率 | Fs | Us(同期電壓) | ||
同期角差 | 相角差 | Asj | Us | Uj | 轉角補償*(可選) |
同期壓差 | 同期壓差 | ΔU | Us | Uj | Asj |
注*₪₪:參量1超前參量2為正▩₪▩₪▩,可選
同期過程可以用同期試驗(同期表)₪│₪◕、同期動態過程(波形類或曲線類試驗)來記錄▩₪▩₪▩,前者可直觀表現同期時刻的角差₪│₪◕、壓差₪│₪◕、頻差▩₪▩₪▩,後者除以上資訊▩₪▩₪▩,還可記錄併網過程的調節過程₪│₪◕、功率震盪▩₪▩₪▩,但對角差₪│₪◕、壓差₪│₪◕、頻差的表達不如前者直觀✘•☁。
同期脈衝₪│₪◕、主開關▩₪▩₪▩,應接入無源節點(開關量通道對外提供24V);有時▩₪▩₪▩,同期脈衝只能提供直流電壓▩₪▩₪▩,這個電壓可以接入直流電壓通道來錄製▩₪▩₪▩,建議將該通道的名稱▩₪▩₪▩,改為類似“同期脈衝”之類的名字✘•☁。
當接入的Us不能滿足上述要求時▩₪▩₪▩,應按以下進行設定;否則▩₪▩₪▩,下面的內容可以跳過✘•☁。
當Uj₪│₪◕、Us的PT二次值▩₪▩₪▩,不都是100V時使用“引數設定”功能▩₪▩₪▩,設定PT二次值不是100V的電壓的變比▩₪▩₪▩,變比一次設為100▩₪▩₪▩,變比二次設為PT的二次值✘•☁。
例如接入的Uj的PT二次值是57.735V▩₪▩₪▩,這時▩₪▩₪▩,將它的變比設為₪₪:變比一次 = 100▩₪▩₪▩,變比二次= 57.735
注意▩₪▩₪▩,該電壓的額定值仍然設為100V
當Us在併網後▩₪▩₪▩,與Uj不同相時這裡定義₪₪:
轉角補償 = 併網後Uj與Us的夾角▩₪▩₪▩,Uj超前取正號▩₪▩₪▩,滯後取負號應該為派生量“同期角差”設定正確的轉角補償值▩₪▩₪▩,即在參量配置對話方塊中的派生量“同期角差”的“參量3”中寫入該值✘•☁。
試驗設定
點選“同期試驗”▩₪▩₪▩,彈出“啟動同期試驗”設定頁面▩₪▩₪▩,如圖9.8.0所示₪₪:
系統電壓₪₪:從模擬量列表中▩₪▩₪▩,選擇系統電壓;
機端電壓₪₪:從模擬量列表中▩₪▩₪▩,同期電壓;
系統頻率₪₪:從模擬量列表中▩₪▩₪▩,選擇系統頻率;
機端頻率₪₪:從模擬量列表中▩₪▩₪▩,同期電壓頻率;
系統角差₪₪:從模擬量列表中▩₪▩₪▩,同期角差;系統角差是一個派生量▩₪▩₪▩,配置方法見前述✘•☁。
系統壓差₪₪:即同期壓差;
主開關₪₪:從開關量列表中▩₪▩₪▩,主開關所接開關量;
試驗視窗
“啟動同期試驗”頁面▩₪▩₪▩,設定繫結參量▩₪▩₪▩,按“確定”按鈕▩₪▩₪▩,進入“同期試驗”的頁面▩₪▩₪▩,如圖9.8.1所示₪₪:
同期試驗視窗分為3部分₪₪:同期表視窗₪│₪◕、參量值視窗₪│₪◕、資訊視窗✘•☁。
按鈕的作用₪₪:
開 始₪₪:開始試驗▩₪▩₪▩,參量開始重新整理▩₪▩₪▩,曲線開始繪製✘•☁。
結 束₪₪:結束試驗✘•☁。
保 存₪₪:儲存同期試驗資料✘•☁。
同期試驗的試驗步驟
點選電氣試驗/同期試驗後▩₪▩₪▩,先進行同期試驗設定▩₪▩₪▩,確認後進入同期試驗畫面▩₪▩₪▩,按“開始”按鈕▩₪▩₪▩,試驗開始▩₪▩₪▩,參量開始重新整理₪│₪◕、同期表開始執行▩₪▩₪▩,紅色錶針代表系統電壓▩₪▩₪▩,藍色錶針代表機端電壓✘•☁。紅色圈是額定值所在位置✘•☁。紅色錶針不動▩₪▩₪▩,只是長度變化▩₪▩₪▩,反映系統電壓值的變化✘•☁。藍色錶針除了反映機端電壓值▩₪▩₪▩,還反映了機端電壓與系統電壓的夾角同時自右開始繪製參量曲線▩₪▩₪▩,此時“結束”按鈕失效✘•☁。
當主開關變位時▩₪▩₪▩,紅藍錶針的大小₪│₪◕、夾角不再重新整理▩₪▩₪▩,停止在併網時刻▩₪▩₪▩,試驗結束▩₪▩₪▩,同時在資訊視窗顯示本次同期試驗的資訊✘•☁。如果是假同期▩₪▩₪▩,實際的機端電壓與系統電壓繼續各自變化▩₪▩₪▩,但同期表也不再重新整理✘•☁。
試驗結束後▩₪▩₪▩,按“儲存”按鈕▩₪▩₪▩,儲存檔案✘•☁。
9.9 交流阻抗
發電機轉子交流阻抗試驗需要使用阻抗電壓通道(AC500V)₪│₪◕、阻抗電流通道(AC100A電流鉗)✘•☁。基於阻抗電壓₪│₪◕、阻抗電流▩₪▩₪▩,錄波儀配置了有功功率₪│₪◕、無功功率₪│₪◕、交流阻抗三個派生量✘•☁。
試驗設定
點選“電氣試驗/交流阻抗”▩₪▩₪▩,進入“啟動轉子交流阻抗試驗”的設定頁面▩₪▩₪▩,如圖9.9.0所示₪₪:
參量選擇₪₪:按實際接線選擇阻抗電壓₪│₪◕、電流通道▩₪▩₪▩,以及有功₪│₪◕、無功₪│₪◕、交流阻抗✘•☁。
資料記錄方式₪₪:手動記錄和自動記錄兩種可選方式✘•☁。自動試驗是以電壓為基準值自動記錄資料▩₪▩₪▩,可以選擇是否記錄電壓下降過程✘•☁。
轉速關係曲線取值點₪₪:每個轉速分組取一點數值繪製阻抗-轉速關係曲線;在此處設定選擇數值點的基準電壓值✘•☁。
自動記錄-按電壓步長等距取值₪₪:輸入步長和*大值▩₪▩₪▩,在基準參量上升(或下降)過程中▩₪▩₪▩,程式自動錄製資料點✘•☁。
自動記錄-按表格取值₪₪:在基準參量上升(或下降)過程中▩₪▩₪▩,按表格數值捕捉₪│₪◕、錄製資料點✘•☁。
試驗視窗
“啟動轉子交流阻抗試驗”頁面▩₪▩₪▩,試驗設定完成▩₪▩₪▩,點選“確定”按鈕▩₪▩₪▩,進入“轉子交流阻抗試驗-記錄表格”頁面▩₪▩₪▩,如圖9.9.1所示₪₪:
試驗畫面分為3部分₪₪:記錄表格視窗₪│₪◕、參量值視窗₪│₪◕、階段顯示視窗✘•☁。
按鈕的定義如下₪₪:
新分組₪₪:輸入當前試驗的階段的轉速▩₪▩₪▩,轉子靜態時輸入“0”✘•☁。
開 始₪₪:開始試驗▩₪▩₪▩,參量開始重新整理▩₪▩₪▩,表格開始錄製✘•☁。
結 束₪₪:結束試驗✘•☁。
資料-儲存檔案₪₪:試驗結束後▩₪▩₪▩,儲存檔案✘•☁。
資料-輸出Excel檔案₪₪:試驗結束後將資料表格轉換為Excel表格✘•☁。
資料-刪除分組₪₪:可刪除當前分組✘•☁。
自動錄製的試驗步驟
進入試驗畫面▩₪▩₪▩,點選“新分組”▩₪▩₪▩,在對話方塊中輸入當前的發電機轉速▩₪▩₪▩,確定後▩₪▩₪▩,分組(轉速)資訊顯示在階段顯示視窗✘•☁。
點選“開始”按鈕▩₪▩₪▩,試驗開始▩₪▩₪▩,參量開始重新整理✘•☁。
電壓從0開始勻速上升至*大值▩₪▩₪▩,提示框顯示“升壓階段已完成”▩₪▩₪▩,如果設定了記錄下降過程▩₪▩₪▩,則確認後進入“記錄電壓下降過程”✘•☁。記錄完畢後▩₪▩₪▩,提示框顯示“本組試驗資料已全部獲得”▩₪▩₪▩,點選“結束”按鈕▩₪▩₪▩,當前分組試驗結束✘•☁。
所有分組試驗完成後▩₪▩₪▩,進入“轉子交流阻抗試驗-轉速關係曲線”分析頁面▩₪▩₪▩,如圖9.9.2所示₪₪:
9.10 鐵心磁化
發電機定子鐵心磁化試驗包含鐵心軛部質量的演算法▩₪▩₪▩,使用錄波儀替代電壓表₪│₪◕、電流表₪│₪◕、瓦特表▩₪▩₪▩,測量勵磁電壓₪│₪◕、勵磁電流₪│₪◕、有功功率等參量▩₪▩₪▩,並同步地生成定子鐵心比損耗₪│₪◕、鐵心軛部磁通密度✘•☁。
設定
點選“電氣試驗/鐵心磁化”▩₪▩₪▩,進入“啟動試驗”的設定頁面▩₪▩₪▩,如圖9.10.0所示₪₪:
需要試驗參量₪│₪◕、選擇發電機型別₪│₪◕、線圈匝數和溫度測點數✘•☁。在錄波儀的預設配置中▩₪▩₪▩,本試驗的勵磁線圈電壓₪│₪◕、勵磁線圈電流等5個參量▩₪▩₪▩,是複用自其它參量的✘•☁。對於特定的使用者▩₪▩₪▩,如果視此實驗為常用功能▩₪▩₪▩,則可在訂貨時宣告▩₪▩₪▩,在出廠時配置專用參量✘•☁。
計算鐵心軛部質量
在“啟動試驗”的設定頁面▩₪▩₪▩,輸入相關引數▩₪▩₪▩,點選“確定”按鈕▩₪▩₪▩,可將輸入的引數儲存為檔案▩₪▩₪▩,以備以後載入使用✘•☁。儲存後彈出“試驗引數”頁面如圖9.10.1所示₪₪:
此處計算定子鐵心軛部質量▩₪▩₪▩,在進入試驗畫面後▩₪▩₪▩,試驗開始之前▩₪▩₪▩,可以重複進行▩₪▩₪▩,修正之前的計算結果✘•☁。
試驗視窗
在“試驗引數”頁面▩₪▩₪▩,點選“確定”按鈕▩₪▩₪▩,進入“定子鐵心磁化試驗”頁面▩₪▩₪▩,如圖9.10.2所示₪₪:
在試驗畫面中▩₪▩₪▩,使用者可以記錄資料的時間間隔✘•☁。
點選“開始”後▩₪▩₪▩,程式顯示實時值▩₪▩₪▩,並在時間間隔到時▩₪▩₪▩,記錄一點資料填入表格✘•☁。也可以點選“手動記錄”▩₪▩₪▩,不受記錄間隔限制▩₪▩₪▩,直接記錄一點✘•☁。
溫度值▩₪▩₪▩,需要使用者從溫度表計讀出後▩₪▩₪▩,手工寫入表格▩₪▩₪▩,程式將儲存使用者的輸入✘•☁。
一旦開始試驗▩₪▩₪▩,計算鐵心軛部質量的功能就被禁止了▩₪▩₪▩,所以請在試驗前確認計算結果✘•☁。試驗結束後可將資料表格轉換為Excel表格✘•☁。
9.11 開啟檔案
點選“電氣試驗/開啟檔案”▩₪▩₪▩,先選擇試驗型別▩₪▩₪▩,開啟選定路徑下所有此類試驗資料檔案✘•☁。
10.長時記錄
長時記錄能夠連續不間斷地對所有通道進行穩態記錄▩₪▩₪▩,模擬有效值記錄間隔20ms~1s▩₪▩₪▩,模擬量波形的記錄頻率1~10kHz▩₪▩₪▩,開關量通道的狀態可錄製✘•☁。
記錄所有模擬通道的模擬量有效值和所有開關量通道的狀態值▩₪▩₪▩,帶有時標✘•☁。該記錄功能可以投入或退出✘•☁。啟動長時記錄及長時記錄列表的設定和查詢功能✘•☁。
10.1 新記錄
點選“長時記錄/新記錄”進入啟動長時記錄頁面▩₪▩₪▩,如圖10.1.0所示₪₪:
可以設定長時記錄錄製參量的具體引數₪₪:
模擬量錄製₪₪:勾選記錄的模擬量有效值▩₪▩₪▩,模擬量波形和派生量有效值的錄製選擇;
開關量錄製₪₪:勾選開關量輸入通道的錄製選擇;
記錄總長₪₪:可設定長時記錄的總天數(1~31天)▩₪▩₪▩,受限於記錄檔案所在磁碟的容量;
波形記錄頻率₪₪:可設定長時記錄模擬量波形的記錄頻率(1~10kHz)▩₪▩₪▩,此記錄頻率設定不得大於當前錄波儀的取樣頻率值✘•☁。
模擬量有效值₪₪:可設定長時記錄模擬量有效值的記錄間隔▩₪▩₪▩,記錄間隔20ms~1s可任意設定✘•☁。
記錄檔案資訊₪₪:顯示此長時記錄所有記錄檔案的總容量✘•☁。
其中設定“記錄頻率”和“記錄總天數”有限制要求₪₪:
記錄頻率設定為10kHz時▩₪▩₪▩,記錄總天數可記錄3天;
記錄頻率設定為5kHz時▩₪▩₪▩,記錄總天數可記錄7天;
記錄頻率設定為2kHz時▩₪▩₪▩,記錄總天數可記錄15天;
記錄頻率設定為1kHz時▩₪▩₪▩,記錄總天數可記錄31天✘•☁。
單擊確定按鈕▩₪▩₪▩,彈出“命名記錄檔案”對話方塊▩₪▩₪▩,對話方塊內顯示
預設的檔名及儲存型別▩₪▩₪▩,使用者可以自行更改檔名✘•☁。
單擊“儲存”按鈕▩₪▩₪▩,啟動此次長時記錄任務✘•☁。彈出“長時記錄
實時狀態”頁面▩₪▩₪▩,如圖10.1.1所示₪₪:
此頁面顯示當前長時記錄的實時狀態▩₪▩₪▩,顯示內容包括模擬量記錄▩₪▩₪▩,開關量記錄的具體設定資訊▩₪▩₪▩,以及當前長時記錄的相關資訊✘•☁。
頁面下面有三個按鈕▩₪▩₪▩,中止記錄₪│₪◕、開啟記錄▩₪▩₪▩,隱藏✘•☁。
單擊“中止記錄”按鈕▩₪▩₪▩,會彈出是否結束此次長時記錄任務的提示▩₪▩₪▩,選擇是否中止此次任務✘•☁。
單擊“開啟記錄”按鈕▩₪▩₪▩,會進入“長時記錄列表”頁面▩₪▩₪▩,此頁面同“9.2 記錄列表”✘•☁。
單擊“隱藏”按鈕▩₪▩₪▩,將隱藏“長時記錄實時狀態”頁面▩₪▩₪▩,單擊長時記錄執行狀態圖示▩₪▩₪▩,即顯示“長時記錄實時狀態”頁面✘•☁。
儀器正在執行長時記錄時▩₪▩₪▩,不允許再啟動新的長時記錄✘•☁。
長時記錄正在執行期間▩₪▩₪▩,不能進行引數設定✘•☁。
10.2 記錄列表
長時記錄列表₪₪:單擊長時記錄/記錄列表▩₪▩₪▩,顯示裝置所記錄的所有長時記錄資料▩₪▩₪▩,如圖10.2.0所示₪₪:
長時記錄以5分鐘為單位進行記錄▩₪▩₪▩,即每5分鐘形成一個長時記錄的資料檔案並保存於磁碟▩₪▩₪▩,當終止記錄時▩₪▩₪▩,不足5分鐘的記錄資料也會被記錄▩₪▩₪▩,列表中就是按照起始時間(年₪│₪◕、月₪│₪◕、日₪│₪◕、時)進行顯示的長時記錄資料夾▩₪▩₪▩,每條代表一個長時記錄資料資料夾✘•☁。每選擇一條長時記錄檔案▩₪▩₪▩,頁面將顯示此條長時記錄檔案的記錄資訊及模擬量和開關量的記錄參量情況✘•☁。
10.3 開啟記錄
使用者可根據檔名▩₪▩₪▩,選中要開啟的記錄檔案▩₪▩₪▩,單擊“開啟”即可▩₪▩₪▩,進入“開啟長時記錄”頁面▩₪▩₪▩,如圖10.3.0所示₪₪:
在此頁面可以勾選需載入的模擬量有效值₪│₪◕、波形及開關量通道▩₪▩₪▩,以及載入時段▩₪▩₪▩,每次可載入的*大容量為500MB✘•☁。
使用者可以根據此頁面右側顯示的縮圖▩₪▩₪▩,選擇載入範圍▩₪▩₪▩,單擊“確定”鍵後▩₪▩₪▩,自動將起止時間範圍內的長時記錄資料調入記憶體並顯示✘•☁。
開啟長時記錄頁面與開啟故障分析介面風格和功能基本一致▩₪▩₪▩,僅有微小的差別▩₪▩₪▩,顯示了長過程錄波資料分析上的突出特點✘•☁。如圖10.3.1所示₪₪:
在操作欄上的操作選項及工具條說明參見“7.2 實時波形”✘•☁。“分析”提供諧波分析和向量圖計算功能✘•☁。
11.輸出控制
開關量輸出的輸出面板₪₪:手動控制各個開出量的通斷狀態✘•☁。如圖11.1.0所示₪₪:
12.通訊
錄波儀配有一個10/100Mbps區域網介面▩₪▩₪▩,可以與安裝於Windows平臺的上位機軟體通訊✘•☁。當建立通訊時▩₪▩₪▩,錄波儀稱為本地機▩₪▩₪▩,上位機稱為遠端機✘•☁。遠端機軟體包的功能與本地機基本一致▩₪▩₪▩,提供實時監視₪│₪◕、引數設定₪│₪◕、資料分析₪│₪◕、發電機總啟動電氣試驗等功能▩₪▩₪▩,方便遠端進行操作✘•☁。遠端機軟體執行前▩₪▩₪▩,需要配置遠端機與錄波儀本地機的通訊選擇項✘•☁。
12.1 本地機IP設定
出廠時▩₪▩₪▩,錄波儀的IP地址已經配置好▩₪▩₪▩,一般不需改動▩₪▩₪▩,使用者配置遠端機(膝上型電腦的)的IP地址即可✘•☁。
12.2 遠端機IP設定
遠端機應設定為使用固定的IP地址✘•☁。上圖是配置遠端機的網路埠的IP地址的範例✘•☁。“IP地址”的*後一位可以根據需要進行更改▩₪▩₪▩,但不能與錄波儀本地機IP地址相同✘•☁。TCP/IP協議需要根據接入的區域網的具體要求設定✘•☁。
12.3 建立連線
建立遠端機與錄波儀本地機的網路連線▩₪▩₪▩,遠端機軟體介面/引數設定-下位機IP地址₪₪:
在此頁輸入錄波儀本地機的IP地址✘•☁。
建議使用隨機附帶的交叉網線連線遠端機和錄波儀本地機;如果是跨地域聯網▩₪▩₪▩,應基於對網路充分了解做出正確的設定▩₪▩₪▩,並應確認所使用的網路線₪│₪◕、交換機等裝置處於良好的執行狀態✘•☁。
隨機附帶的交叉網路線的接線圖▩₪▩₪▩,如圖12.3.0所示₪₪:
附錄A 模擬通道模組種類表
型號 | 第1通道 | 第2通道 |
PDMM101 | AC150V | AC10A電流鉗 |
PDMM102 | AC500V | AC10A |
PDMM103 | AC500V | AC100A電流鉗 |
PDMM104 | AC1000V | AC100A電流鉗 |
PDMM105 | AC200V | AC10A電流鉗 |
PDMM106 | AC500V | AC500V |
PDMM107 | AC500V | AC10A電流鉗 |
PDMM108 | AC150V | AC150V |
PDMM109 | AC150V | AC10A |
PDMM111 | DC±2000V | DC±100mV |
PDMM112 | DC±32V | DC4~20mA |
PDMM113 | DC±48V | DC4~20mA |
PDMM114 | DC±48V | DC±20mA |
PDMM115 | DC±1000V | DC±10V |
PDMM116 | DC0~200mA | DC4~20mA |
PDMM117 | DC±1000V | DC±100mV |
PDMM118 | DC±5V | DC±20mA |
PDMM119 | DC4~20mA | DC4~20mA |
PDMM120 | DC±250V | DC±100mV |
PDMM121 | DC±16V | DC±16V |
PDMM122 | DC0~20mA | DC0~20mA |
PDMM123 | AC400V | AC400V |
PDMM124 | AC150V | AC1A |
PDMM125 | AC500V | AC1A |
PDMM126 | DC±250V | DC±250V |
PDMM127 | DC±1000V | DC±200mV |
PDMM128 | DC±1000V | DC0~20mA |
PDMM129 | DC±200V | DC±20V |
PDMM130 | AC180V | AC10A 電流鉗 |
PDMM131 | DC±500V | DC4~20mA |
PDMM132 | AC180V | AC200A 電流鉗 |
PDMM133 | AC/DC±600V | AC/DC±100mA |
PDMM134 | AC/DC±600V | AC/DC±300mV |
PDMM135 | AC/DC±100A | AC/DC±100A |
PDMM136 | AC150V | AC20A 電流鉗 |
PDMM211 | 轉速訊號(1:1/1:60) | DC4~20mA |
附錄B 模擬通道輸入特性表
訊號型別 | 輸入阻抗 |
AC150V | > 80kΩ |
AC180V▩₪▩₪▩,AC200V | > 100kΩ |
AC400V▩₪▩₪▩,AC500V | > 300kΩ |
AC/DC600V | > 1MΩ |
AC1000V | > 500kΩ |
AC1A▩₪▩₪▩,AC10A▩₪▩₪▩,AC20A▩₪▩₪▩,AC100A▩₪▩₪▩,AC200A | < 0.1Ω |